我们为何要读当代作品?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7-06-19 15:03:12
我们为何要读当代作品?
 
温莎·麦凯(Winsor McCay) 

前人不也写过类似作品吗?说不定比当代作家写得还好呢?若是这样,如今有那么多经典书籍可以低价买到,其中多数都有免费电子版,我们为何还要读当代小说呢?我刚刚免费下载了意大利作家伊波利托·涅沃(Ippolito Nievo)的小说《一个意大利人的自述》(Confessions of an Italian)。该书文笔优美,我可以从中学到很多关于18和19世纪意大利的知识。这本书一共860页,多找几本这样的书,我的读书时间就有保障了。何必大费周折地去挑选当代作家的作品呢?

作为图书评论家,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经常对各种书籍进行严厉批评。她认为阅读当代小说中的乐趣之一,就是迫使你锻炼自己的鉴别能力。一本书的好与坏,其实没有评判标准,你只能自己鉴别。对一本书的反应会立刻带出一个耐人寻味的语义难题。如果你喜欢这本书,那么这大概就是本好书——至少对你来说是好书。这一切并不是你被迫做出的“决定”。如果你必须“决定”一本书是不是好书,那是不是就意味着你不知道自己是否喜欢它(这真是一种奇怪的状况)?或者说,你不知道你对这本书的喜恶是不是恰当?

这听起来相当复杂,但我们都知道伍尔夫在说什么。一种新书可能会带给我们前所未有的乐趣,但会剥夺了我们原先预想的乐趣。有别于长久以来熟知的模式,新的文学流派要求我们去改变。但是有多少人乐于改变自己的口味呢?他们凭什么要改变?关于乔伊斯(Joyce)的《尤利西斯》(Ulysses),我一直好奇:有多少评论家和知识分子在该书出版十年后改变了他们的立场?许多人从讨厌它到欣赏它。荣格(Jung)就是其中之一。还有一位是颇具影响力的巴黎评论家路易·吉列特( Louis Gillet),刚开始他认为这本书“晦涩”又“毫无意义”,后来却转而祝贺乔伊斯写了他那个年代最伟大的作品。然而,也有许多人从赞赏转向了怀疑。塞缪尔·贝克特(Samuel Beckett)起初认为乔伊斯的这本书给英语带来了重生,但后来,他却慢慢开始怀疑,乔伊斯只不过是没犯那个文坛的老错误——认为语言能够产生生活经验。面对新生事物,我们的态度总是需要一段时间才会稳定下来。

这种态度的不确定性,实际上也是一种乐趣。我们还遇到了第一个艾格斯(Dave Eggers)、第一个帕慕克(Orhan Pamuk)、第一个耶利内克(Elfriede Jelinek)、第一个费兰特(Elena Ferrante),见证了罗斯(Roth)从早期到后期巨变。当我们慢慢适应新生事物,其中的乐趣可能会让人上瘾。比起轻松地阅读与以往类似的书,新书能带给我们更多的有趣。因为我们不知道这本新书会带来惊喜还是乏味,当读者的期望值面临挑战时,往往能更为准确得帮助我们了解其本质。无论最终能否完全接受一本当代小说,我们都可以享受这一思考和阅读过程。我在阅读村上(Murakami)、耶利内克(Jelinek)和萨拉马戈(Saramago)的书时,就获得了类似的体验。我并不特别喜欢这些作家中的任何一个,但我很喜欢跟他们博弈。正如伍尔夫所说:“尽管当代作品与前人相比可能存在差距,但我们从生者那里学到的东西总要比从逝者那里学到的更多,这是有道理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