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澳大利亚人如此悠然自得?

作者:Miranda Luby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7-06-29 17:07:02

 

有趣的是,自19世纪50年代起,从英国、爱尔兰、中国等平等观念不那么强烈的国家来的移民,也在共同助推、发展着澳大利亚的平等主义。

“人们来到澳大利亚是为了寻求新的起点,远离英国以及其他阶级分层制度严重的地区。”金博士说。

为什么澳大利亚人如此悠然自得?

这种人人平等的“同伴之谊”植根于澳大利亚殖民地的历史

澳大利亚的平等主义精神一直延续了下来,如今已成为澳大利亚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这就是为什么不论贫富差距,在悉尼任何一家餐厅的晚餐桌上,账单往往都是平分的(这在其他国家并不常见)。这也是为什么在澳大利亚以随意的态度和女王打招呼也能被接受——英国人可能会对这样的做法大吃一惊,可大多数澳大利亚人都称赞莱尔利是一个真正的澳大利亚人。

然而,如此强烈的平等意识有时也不那么尽如人意。患有“仇富症”的人喜欢诋毁、贬低那些在社会上赢得财富或声望的人。一些澳大利亚人为了避免被嘲弄,会刻意表现出一种优哉游哉的态度,但实际上他们过得很努力、很辛苦。前些日子,在《塞斯·梅耶斯深夜秀》中,澳大利亚电视名人鲁比·洛斯在主持人称她为“名人”后暗示了这一点,她说:“如果你这么说,我会惹上很多麻烦的。人们在背地里不喜欢听到‘名人’这个字眼。”

为什么澳大利亚人如此悠然自得?

平等主义精神已成为当今澳大利亚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

从悉尼自驾到墨尔本的途中,我发现了澳大利亚人的另一个显著特质。当时我沿着太平洋公路旁的伍伦贡、纳鲁马、马拉库塔等城镇行驶。有一次躺在班布拉的沙滩上休息时,我无意中听到当地几个赤着上身的渔民在说一种只有澳大利亚人听得懂的俚语。他们边走边谈着下午的啤酒(arvo tinnies,afternoon tins of beer的缩减形式),还有昨晚在酒吧喝大了(aggro,aggressive的缩减形式)的那个家伙。

澳大利亚人对于语言的非正式使用也被认为源于殖民地时期的语言。语言学家西德尼·贝克曾写道:“在创造词句描绘生活中的新变化方面,澳大利亚人似乎有着无可比拟的天赋。” 在澳大利亚,英国工人阶级带来的押韵俚语变得更短了,比如“have a Captains Cook” (看一眼) 被缩减成了“ava captains”。很多其他常用的词句也被缩减了,如“good day” (你好呀,美好的一天) 变成了“g‘day”,“afternoon” (下午) 变成了“arvo”,“journalist” (记者) 变成了“journo”,“barbecue” (烧烤) 变成了“barbie”。

迪肯大学澳大利亚研究课的讲师坦贾·拉金丝博士相信,这种语言昭示着澳大利亚人的随意特性。“澳大利亚人越来越不喜欢拘泥于形式的东西了。”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