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回归本源的初心
以平视的目光打造“圆桌论坛”和“表演诊所”
长期以来,公众对待演员这一职业要么是俯视的打量,要么是仰视的追捧。《我就是演员》用平实的视角,带着真正的尊重,开诚布公打造了一个关于表演的“圆桌论坛”,让所有人回归表演的初心,接受批评、收获成长也赢得赞美。同时,节目通过精湛的演技和优秀的作品,也让观众走进演员的职业本真,感受到一份积极向上的力量。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尹鸿用“逢时”“守正”“创新”“求精”四个词,总结了节目特点:“它首先树立了表演艺术的标杆,重塑了一个风清气正的空间,守住了艺术的本性,敢于直面问题、勇敢发声,彰显出一份难能可贵的信念感和敬畏心。”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文艺系、导演系主任郑月认为《我就是演员》像一位专业的教育者,在引领着观众和后来的年轻人,“无论是导师、推荐人、飞行导演、点评嘉宾,都在展示各自职业本色和业务本行,同时还有细腻的指导和真诚的建议,表现出平等和分享的态度。”
研讨会上,各位专家给《我就是演员》下了很多贴切的定义,《广电时评》主编高琦形容它是“尺子”和“放大镜”,对演员这一职业的素养和能力提供了一个基本刻度,并通过主流媒体的二次放大,对观众进行了一次系统的审美普及。著名编剧、策划人、影评人史航以“隔壁的钢琴声”作为类比,认为《我就是演员》给影视从业者们提供了稀缺的复盘、互鉴、自省的机会,“艺术就是隔壁的钢琴声,可以对别人的错弹给予适当的提醒。有的演员对上节目有些犹豫,我就说,拍戏七八年,可能都不如在这里三个月的收获多。”
演员推荐人张国立觉得它是“表演诊所”,大家共同找出表演上的毛病乃至行业里的顽疾,积极调整和改善,向行业和大众释放正能量,“在我们整个演艺圈里,它已经成了一个每个人都想上的节目,只谈专业,不谈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