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左东岭
青岛市普通教育教研室主任 张思锋
近年来,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进校园已经成为社会共识,但是要达到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的目标,还有很多问题有待研究和解决。在两会即将召开之际,中国教育报记者就此话题专访了部分校长和专家。
学校是传统文化教育主阵地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去年教师节前夕到北师大看望师生时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对于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我们该如何认识和理解?
左东岭:在教育中,重理轻文的倾向这些年一直存在。传统文化在重理轻文的过程中可能受到的冲击更大。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的传统和现代之间实际上存在着一个断层,特别是在如何对待孔子、如何对待儒学的问题上,可能到文革为止都是断裂的,中国传统文化在这个弱化的过程当中是首当其冲的。
习近平总书记说要把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这个经典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中国几千年形成的价值取向,还有人格、人生境界都包括在经典里面。人的修养、文化的素养、汉字书写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也都包含在经典学习当中。我们要纠正的不仅仅是价值观的问题,而是一个全方位的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以及如何建立我们的价值体系的问题,这需要经过很多人的努力才能实现。我今年提交的提案,就是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
张思锋:中国古代经典文学作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学校是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我们要让孩子们通过学习中国古代经典去更多地了解民族文化、热爱民族文化,从而树立坚定的民族自信心,让孩子们能在这个现代化、多元化的时代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识和独特民族个性,这也是民族振兴与发展的重要标志。只有教育,才能把断裂的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贯通。我们不仅要有匹夫有责的文化自觉,更要有舍我其谁的教育担当。
冯爱东: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重新审视与反思我们固有的传统文化,唯有立足于传统文化的教育,教育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通过传统文化教育,才能使我们的教育获得创新与发展。以传统文化为抓手,促进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发展,培养他们优雅的气质、良好的修养、丰厚的内涵,进而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艺术素质,与新时代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
记者:有人认为传统文化与当前盛行的网络文化、快餐文化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我们该怎么看两者的关系,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推进优秀文化进校园?
左东岭:网络文化、快餐文化等,实际是媒介传播方式,它和传统文化并不是很对立,有人把两者对立起来,这是不对的。
其实,在我国古代的时候,人们就很会利用这些“快餐文化”,比如说我们每家每户贴的春联、门神,戏台上唱的戏,流行的通俗小说,比如说《三字经》、《百家姓》这样的儿童读物,实际都是当时传播最快的流行文化。今天我们在推广国学、传统文化时也在利用新媒介。怎么把传统文化通过有效的、适合青少年胃口的方式传递出来,让大家乐于接受,这是最重要的。媒介本身不是问题,关键是怎么利用它。如果做得好,网络等新媒介会成为推广传统文化教育有力的手段和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