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E政录: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融入学生血液?

作者:汪瑞林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2015-03-03 10:21:57
传承创新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记者:虽然我们经常把“中国传统文化”挂在嘴边,但却很难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传统文化的内涵是什么,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要强调哪些方面? 

左东岭:文化有一百多种定义,说起来比较复杂。传统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传统文化就是以中国儒家的思想为主流的思想体系,比如仁、义、礼、智、信这些传统的核心价值观。 

在传统文化当中,最核心的就是经学。什么叫经学?其实就是经典的学习。我们现在有四书五经、十三经,就是这样一种经典构成的系列,它是狭义的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狭义的文化也分层面,如可分为义理的层面、书籍的层面、制度的层面等。过去我们讲“礼”,它是等级秩序,会落实在制度的层面上,比如人分等级,穿衣服都有规定。但是,广义的传统文化就比较宽泛了,包括儒、释、道甚至中医,还有饮食、太极拳、中国武术、中国的音乐与美术等等,很宽泛,凡是能够呈现出中国特征的,都可以叫作中国文化。 

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主要是从狭义的文化入手,比如说价值观的教育、经典的教育。这和对待留学生不一样,留学生有好奇心,比如他先来少林寺学功夫、学烹调、练习中国书法,先让他们入门,有兴趣了再进一步深入学习,这样广义的文化就能够派上用场。但是对国内的青少年,如果仅仅限于广义的文化层面是远远不够的。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可以分成两个层面:一种是广义的宣传教育,可以是面向全国、面向社会大众的,在一些标志物、街道上甚至在一些公园里面都可以进行传统文化的宣传,让大家都来理解和重视这个问题;另一种就是狭义的教育,实际上就是学校的教育。 

冯爱东:南京夫子庙小学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校名,使我们具有了孔子文化的基因。但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我们发现将孔子文化和当今素质教育相结合,进行传承与创新,是创新素质教育实践的一条有效路径。基于这点,我们不断尝试“返回孔子,返回《论语》”,就是要从孔子及其思想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让教育变得更加具有文化灵性和历史厚重感。 

小学加强传统文化教育,需要突出强调一个“仁”字。因为以“仁爱”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凝聚力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在人们的性格上、气质上,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和行为方式,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