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的宠儿》颠倒是非了吗?

作者:爱新闻 黄淇欣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5-03-06 15:20:28

而想到两个维也纳土生土长的作曲家间的斗争正是亚历山大·普希金(Alexander Pushkin)本人。他认为,利用这场所谓的斗争或许能创作出一部轰动的戏剧。1830年,他发表了一篇短篇剧本《莫扎特和萨利埃里》(Mozart and Salieri)。剧本里,是萨利埃里在舞台上把莫扎特直接杀死。随后,该剧本由作曲家尼古拉·里姆斯基﹒科萨科夫(Nikolai Rimsky-Korsakov)改编为歌剧,来继续发挥艺术的想象,充实内容。

《上帝的宠儿》颠倒是非了吗?

1985年,《上帝的宠儿》获得八项奥斯卡大奖—在最佳男演员的争夺中,汤姆·休斯克(Tom Hulce)却输给了自己的明星搭档F·默里·亚伯拉汉(F Murray Abraham)(雷克斯图片社埃弗雷特收藏)

正是受到普希金(Pushkin)的启迪,彼得·谢佛(Peter Shaffer)利用这一段斗争轶事作创作出发点。其中,西蒙·卡洛(Simon Callow)成为了剧中第一个上台的演员,并被称作“天才与才华关系的无尽冥想枢纽”。谢佛(Shaffer)说,卡洛(Callow)通过不修边幅、行为恣肆、天真稚嫩却才华横溢的莫扎特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兢兢业业、技艺娴熟、信仰虔诚却带杀人动机的”萨利埃里。在谢佛的剧本里,萨利埃里是18世纪维也纳能领悟莫扎特音乐精髓之人,也因此成为了受伤最深的人。对萨利埃里来说,这是上天给他开了个天大的玩笑。他祈祷道:他的创作是这世上最出色的音乐化身;萨利埃里的虔诚和“保守、刻板”的音乐品味已成为了过去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