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国产电视剧大趋势 都市情感、抗战、偶像剧三足鼎立

来源:艺恩网
2015-04-15 09:11:02

目前的都市剧、抗战剧、古装剧、传奇剧等纷纷向偶像剧靠拢,“高颜值”成为不可或缺甚至唯一的要素,内容元素被严重忽视。

去年,国内电视荧屏上多种题材的百花齐放,但这并不具常态性,更多是由于去年正逢一些优秀制作公司的大年。今年,国产类型剧又有哪些新景观?

都市情感剧、抗战剧、偶像剧“三足鼎立”

按照流行分类来看,目前的都市剧、抗战剧、古装剧、传奇剧等纷纷向偶像剧靠拢,“高颜值”成为不可或缺甚至唯一的要素,内容元素被严重忽视。

都市情感剧:策划剧居上风

从4月3日刚刚结束的2015春季北京电视节目交易会(下称“春推会”)上可看到,都市情感剧依然占据了参展剧目的半壁江山。从具体题材来看,一扫之前的婆媳风,多倾向于婚恋和其他家庭关系(奶爸、女婿、岳母、姐妹等),以及职场、地域特色、社会话题类。

对制作方来说,都市情感剧及其细分下的家庭类、友情类、爱情类已逐步类型化,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制作模式,在人物设置、情节脉络、叙事结构上有一定规律可循,拍摄制作相对简单、受政策限制也较少。

都市人的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生活一眨眼一个变化,生活更多元化。”在制片人刘湘江看来,“这一切都是戏剧创作最好的切入点”。

“都市情感剧只要是贴近生活,表现老百姓幸福美好的情感和理想,配以好看的故事、精良的制作,一定会获得观众的遥控器。”制片人曹平如是说。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江苏、浙江等一线卫视开始打造青春、时尚的剧场品牌定位,东方卫视也继续走都市情感定位,再加上今年“一剧两星”的实行,这一类型剧目总量需求增多。“一线卫视需要大量的都市剧来支撑,”影视策划人谢晓虎告诉记者,“去年电视上播出的不到8000集电视剧中,有50%以上是以现实题材为主。”

生产、播出、消费三方都对其有较大的需求,三股力量使得都市题材剧供销两旺。

然而,纵观当下的都市情感剧,作为开发最广、最深的一种类型剧,不管是婆媳、妯娌、夫妻、继父等偏重于家庭伦理的,还是闺蜜、兄弟、育儿等其他人物关系及各个层面的题材,无限细分出的很多小的类型剧都拍遍了,也多有代表作,还有空间吗?现在再拍,如何跳出来?或者,怎么糅进新的元素?

同时,随着电影市场和真人秀综艺节目的火爆,明星片酬不降反升,使得都市剧的制作成本居高不下。在谢晓虎看来,未来都市情感剧依旧会占据很大市场份额,但要火爆难上加难,“一般需要大咖才能支撑起观众的关注度,否则难以引发话题”。

现象级都市剧只是少数人的游戏,未来依然是精品剧引领市场。在刘湘江看来,所谓精品并不仅限于大制作,必须是从创意、策划、剧本,到拍摄、后期制作认真、严谨地去创作,各个环节保证高品质。

大唐辉煌传媒有限公司一直以制作都市情感剧为主,其董事长王辉告诉记者,公司目前仍然缺少一部话题剧。大唐辉煌今年将要播出的《守婚如玉》是“一剧两星”政策出台后制作的,主创包括编剧薛晓璐、主演蒋雯丽等,剧本经历多年打磨,单集成本近200多万元,希望以强势的班底和优良的制作品质引爆市场。

“目前来看,都市情感剧中表现的生活多流于形式,策划剧居于上风。”刘湘江告诉记者。《影视独舌》主编、剧评人李星文同样认为“策划剧会是都市情感剧的主流”。因为真正原创的东西很少,类似于“靠天吃饭”,“如果作家、编剧写出来、抓住了会是好东西,但是一般卖相不好”。比如最终收视和口碑兼具的《父母爱情》当年就因卖相不好,发行时倍感蹉跎,拍出两年后才卖掉。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