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国产电视剧大趋势 都市情感、抗战、偶像剧三足鼎立

来源:艺恩网
2015-04-15 09:11:02

小众类型剧的尴尬&类型剧的新战场

对于挖掘新的类型剧,或加速旧有类型剧的风格创新,互联网这片新天地大有可为。

除了上述主流类型剧,农村剧、历史正剧、军旅剧、情景喜剧等也在国内市场占据一定份额,但在数量上无法抗衡。

农村剧“有心无力”

目前市场上的农村剧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嬉笑怒骂式的。这类纯农村剧多是家长里短、轻松好玩甚至是消费农村的,比如《乡村爱情》。在刘湘江看来,这种农村剧并没有抓住农民的特点,也没有反映农民的实际生活环境和状况,只是在边缘地带作文章。

第二类是以《老农民》《温州一家人》为代表的展现时代变迁、具有厚重感的品质剧。这种剧真实反映了农村人的观念和翻天覆地的变化,把当下农村人的思想、生活细节刻画得淋漓尽致,有着深刻的思想性,同时可看性很强。

第三类侧重于新农村建设、励志和改革,以《大村官》《马向阳下乡》《女人进城》为代表,既有喜剧色彩又是主旋律,成为农村剧的重要战场。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剧本应有很大的生存空间。但近些年经济形势导致文化领域的走向偏向都市化,新农村的转变让过去有着优秀传统的农村剧没有了市场;再加上目前频道收视率考核等因素,收视环境也不利于农村戏。明星不愿去演农村剧,制作公司急功近利,创作者浮躁和受利益驱动,单纯依靠制作公司大力去做农村剧,从现实的市场和实际操作的角度看难度很大。

农村剧在一些北方平台如山东卫视、河北卫视、东三省卫视及一些地面频道都有一定的市场需求。目前的农村剧制作成本一般不高,除非有大咖参加、剧本有保证的农村剧,否则在当下的供需环境中很难引起关注。

历史正剧的品质不保

历史正剧在当下的类型剧市场面临着既不叫好也不叫座的困境。2014年虽有刘和平七年磨一剑的《北平无战事》,但其对市场来说更多是个偶然。而在今年的春推会上,历史正剧除了正在筹拍的《一统三国》和后期制作中的《抗倭英雄戚继光》,寥寥无几。更多是历史背景下的情节剧,如《愤怒的天使》《大义秦商之安吴寡妇》等。

曾经一度历史正剧在国内市场比较发达,上世纪末开始,以《雍正王朝》及《康熙王朝》《汉武大帝》为代表的历史正剧叫好又叫座。在李胜利看来,历史正剧在当时能够热播,除了时代原因,品质有保证也是关键。

从题材上看,当年把开国帝王、中兴君主差不多都演绎过一遍了,后续一些重要作品只有重拍,比如《三国》。从选材来看,虽然可以重拍,但更要看市场的需求。比如同样是刘和平编剧的《大明王朝1566》收视并不好,李胜利认为,该剧艺术水平和思想水平都很高,但它在湖南卫视播出,与主流受众群严重不符。

在李星文看来,当下的历史正剧市场份额萎缩,一方面是因为品质下降,近些年的几部历史正剧虽然播出平台不错,但品质不佳,重金巨制《楚汉传奇》收视惨败后就没人敢投这类剧了。另一方面,他认为严肃的历史正剧不太适合新一代观众的口味,即使品质做好了“也得做好收视惨淡的心理准备”。

去年播出的《大清盐商》为了跟上现代观众的趣味,加入了一些时事和社会事件,想去迎合观众。李星文告诉记者,现代人做历史正剧,“如果坐得住,应该是以我(创作主体)为主的,根本不会去考虑其他要素,就是把剧本夯实、把力度给锤炼出来。《雍正王朝》的高密度和强情节,《汉武大帝》里的那种民族主义,既使拿到现在播出问题也不大。”

《北平无战事》属于慢热剧,观众群体也不是常规的主流观众,而是把平时不看电视的人拉回来贡献了收视率。虽然不具有代表性,但也给市场带来了一些启发。电视剧观众的心理需求不同,要区分开哪些观众是想放松、哪些是想了解历史发展的,一旦把目标观众群体找到并对位,对有一定品质追求的历史正剧来说,“叫好又叫座”并非不可实现。

军旅剧依然是蓝海

作为创作型制片人,军旅剧一直是何静的创作核心,她先后制作了《我是特种兵》《麻辣女兵》和《神犬奇兵》,创作视角从男兵到女兵再到犬兵。

相对其他类型,军旅剧进入门槛较高。在何静看来,军队离不开战争,军人回避不了生死,这是军旅题材永恒的创作理念。如何将当下人们对战争的思考和对人性的理解深入到创作中,让身处和平年代的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去理解中国军队和中国军人,在展现中国军人的凡人一面的同时塑造有血有肉的完美英雄,是军旅题材创作的难点。

“当下的军旅剧创作,最重要的是在把握好国家精神和主流价值观的同时,去揭示当下有时代风采的军营新生活。”何静说。

成功的当代军旅剧最显著的特征是:塑造了多元化官兵群像,同时在创作中平衡群像和个体,让观众结合自已找到他们喜爱的人物;同时有尺度地解密军营的神秘性;作品主题要呈现多义性,适合更广泛的人群从中汲取营养;军旅题材的励志性决定了台词要经典,要适合流传。

军旅剧的创作团队凤毛麟角。何静认为,根据近年来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对军旅题材的热衷,其市场份额应该会有加大的趋势。长期来看,军旅题材是一片创作蓝海。

目前何静主导的江何工作室已经打破单一制作军旅题材电视剧的格局,去年制作的《神犬小七》属当代都市题材,下半年将在湖南卫视播出。在何静看来,无论是好的当代都市剧还是军旅剧,将创作视角聚焦当下火热的生活,是制作人责无旁贷的职责。

江何工作室未来2~3年会走定制路线,包括开发黄金档电视剧和周播剧。《麻辣女兵》的第二季《麻辣变形计》将以周播剧形式制作;《神犬小七》第二季和第三季已锁定2016年和2017年的暑期档。

情景喜剧的失落

情景喜剧在美国作为一个重要类型剧长久不衰。而在国内,《我爱我家》以高峰之势破局,历经《候车大厅》《东北一家人》《闲人马大姐》以及《家有儿女》《武林外传》《龙门镖局》,现在情景喜剧已难上卫视晚间黄金档,在国内发展日渐式微。

演员兼编剧英壮表示,《我爱我家》的一举成名在国内并不具备可复制性,那是当年主创们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如同泄洪般开闸放水”。作为参与者,英壮很是感慨,《我爱我家》剧组的每一个人都把这部剧当成艺术品来创作。如今的情景喜剧不仅创作者水平参差不齐,创作氛围也大不相同。

一种类型剧一旦不能在黄金档播出,就意味着盈利模式受限。动辄上百集的创作和拍摄量所付出的辛苦与所得极度失衡。英壮向记者透露,他现在正在筹备一部喜剧电影,自己已没有坚守下去的信心。

在他看来,国内的情景喜剧除非出现新的盈利模式,或是在题材和风格上加以创新,否则难以为继。春推会上,记者还是意外发现了一部情景喜剧《房东房客》,从演员阵容李文启、黑妹等看出其倾向于老年群体市场,并不具备一扫情景喜剧市场阴霾的力度。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