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综合症
时间回到2012年,40岁的西班牙人马克·马丁内斯·萨拉斯(Marc Martinez Sarrado),是一名电影摄影技师兼纪录片制片人,他接到一个电话说给他提供一份工作时,正在巴黎剪辑影片。“那份工作在中国,他们说给我三天时间考虑......我无需考虑,马上就同意了。”
这已经不是马丁内斯·萨拉斯第一次去亚洲;为了各种各样的电影项目,他已经花了两年时间在巴黎和泰国之间穿梭。但这些经历还未能为他在中国的生活提供充分的准备。
他说:“刚到的时候,这里就像你想象的那样不同。一开始我在上海生活了六个月,之后一直在北京生活。但比起上海,北京并不更像西方。在北京,说英语的人更少,也没有国际化的感觉。”
即使是他现在居住的地方——移民众多的三里屯区,语言也是最大的障碍。除了从上海话到北京话的方言变换,就算掌握基础的语言也需要时间,而马丁内斯·萨拉斯发现工作的时候很难留出时间学习语言。
最后,对这个西班牙人来说,让他最为难以适应的是环境而不是文化。他说:“我感到很惭愧。工作上我有助理提供帮助,但在日常生活中,语言不通是一个障碍。尽管我不说北京话,但用身体语言也行得通。这只是突破障碍的问题。在中国和别人交流时,有时一个友好的微笑也很有帮助。”
“我来自巴塞罗纳,因此我习惯了在海滩上吃早餐。之前我知道中国被污染了,但我想:就去看看污染有多严重吧!可能春天会好点,然后夏天来了,接着秋天来了。我骑自行车的时候,全年都要戴口罩。我还花了超过1000欧元(1140美元)买空气净化器,因为污染物还溜到公寓里去了。”
然而,马丁内斯·萨拉多(Martinez Sarrado)不后悔搬到中国来。
他说:“北京有点儿狂野。你可以骑着自行车到处走,有时候会产生混乱,但是每个人都能理解。在这里,这是一种和谐的混乱。作为一名海外移民,在此生活是以一种有益的方式让我放慢了生活的步伐。当然,还让我成为了更好的聆听者。我不会对别人评价太多,而且我开始理解为什么中国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