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克拉克•盖博和吉米•史都华双双落选奥斯卡
随着奥斯卡提名的公布,许多并不关心奥斯卡的人也为《卡罗尔》(Carol)落选最佳影片而抱不平(该片导演托德•海因斯(Todd Haynes)也未能入选最佳导演)。《福尔摩斯先生》(Mr Holmes)未能提名最佳化妆奖也让很多人费解。当一部“众望所归”的电影被淘汰出局,很容易激起观众的不满情绪——甚至包括那些平时不关注奥斯卡的人。
但在奥斯卡史上,确实爆出过一些“冷门”。最早可以追溯到罗伯特•多纳特(Robert Donat),他在《万世师表》(Goodbye Mr Chips)中饰演了一位穿花呢的学者,并以此夺得1939年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电影研究者们一致认为,那是奥斯卡史上最辉煌的一年——入围名单中有《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中白瑞德(Rhett Butler)的扮演者克拉克•盖博(Clark Gable),也有《史密斯先生到华盛顿》(Mr Smith Goes to Washington)中扮演理想主义政治家的吉米•史都华(Jimmy Stewart)。两人都奉献出了相当精彩的表演。
但那年的奥斯卡小金人却花落多纳特,他在《万世师表》中的表演很难得到一致认可。30年后,《万世师表》被翻拍成了一部音乐片,由彼德•奥图(Peter O’Toole)出演。而史都华凭借《费城故事》(The Philadelphia Story)一片终于在1940年捧得奥斯卡奖杯,但这次他的表演却要逊色得多。很多电影史学家猜测,是主办方对他上一年的落选过意不去,才有了这样的结果。(图片来源:华纳家庭录影)
2. 《公民凯恩》憾失最佳影片
奥森•威尔斯(Orson Welles)执导的影片《公民凯恩》(Citizen Kane)讲述了报业大亨凯恩大起大落的一生。故事大致取材于美国报业大王威廉•伦道夫•赫斯特(William Randolph Hearst)的经历。该片于1941年上映,很快便引起了巨大轰动。现在人们普遍认为,这部影片是美国电影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但早在电影放映的那个年代,影迷们就已经认可了它的地位。在BBC票选的美国百大电影中,这部影片也高居榜首。
《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的博斯利•克劳瑟(Bosley Crowther)评价道:“这几乎是好莱坞史上反响最大的电影。”英国《观察家报》(The Observer)也称这部影片为“好莱坞25年来最激动人心的电影”。
但由于赫斯特从中作梗,《公民凯恩》最终无缘奥斯卡最佳影片。赫斯特发动自己在新闻业的朋友,对这部影片和导演威尔斯发起了持续抨击,可以说这一行为直接导致该片错失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在赫斯特的破坏下,甚至颁奖典礼上一提及《公民凯恩》台下就嘘声一片。最终《公民凯恩》仅仅收获了最佳原创剧本这一个奖项。最佳影片奖则颁给了另一部争议较小的电影——约翰•福特(John Ford)导演的《青山翠谷》(How Green Was My Valley)。(图片来源:华纳家庭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