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已经证明,在英国儿童文学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幻想作品,对童年发展至关重要。
布鲁诺·贝特尔海姆(Bruno Bettelheim)的著作《魔法的作用》(The Uses of Enchantment)论述了童话故事的心理学意义,从那时起,儿童心理学家已经将故事作为一种工具,帮助儿童克服他们对成人世界的焦虑。现在人们认为,童话故事是一种文学题材,讲述了孩子们对被抛弃、对某事的无能为力,以及对死亡的恐慌。
格里斯沃尔德认为,很多成功的儿童书解决这种恐慌的方式,就是重复着重描写情感。在他的《感觉像孩子一样:儿童和儿童文学》(Feeling Like a Kid: Childhood and Children’s Literature)一书中,他定义了五种基本的故事机制,这五种机制会特别让孩子感兴趣:隐藏的空间、缩小的世界、可怕的坏人、变得轻盈或能够飞行,以及会动的玩具和会说话的动物,这些虚构的故事构成了儿童文学重要的部分。
“孩子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创造幻想世界,成人不会这么做。”格里斯沃尔德说,“在平行世界里,什么事都可以解决,都可以发展,都可以理解。”孩子们通过亲自动手,学习效果最好,他们通过想象,来处理自己的情感。格里斯沃尔德强调:“故事在使人愉悦的基础上达到其目的,这个目的通过类比表现出来,故事线像梦一样,也有其生物功能。”
人们已经证实,在英国儿童文学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幻想作品,对儿童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贝特曼认为,幻想作品是在人类历史基础上的再创造,作品用精灵代表大地的声音,对生命和死亡有不同的见解。这些作品将自然视作伟大的生命力量,不失为一种智慧。“异教的民间传说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只是地球的客人,这使我们保持谦逊,也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记住的格言。”
今天,我们似乎有更多的理由,从幻想作品中寻找慰藉。9·11恐怖袭击事件使人们更加迫切地希望拥有一个温暖的家园。格里斯沃尔德认为,美国作家正在迅速转变方向,创作一些格调更加阴暗的幻想作品,比如一些高举反面乌托邦大旗的小说《饥饿游戏》(The Hunger Games)、《赐予者》(The Giver)、《分歧者》(Divergent)、和《迷宫行者》(The Maze Runner)。就像双子塔倒塌那样,这些令人难过不安的作品讲述的是后末世时代的瓦解,人类大脑被植入芯片,反映出在社交媒体的影响下,消费社会的形成给人们带来的恐慌。作品中的未来没有希望,荒芜的世界一片凄凉。但这些作品可能有自己的目的。如果孩子阅读童话故事能够消除害怕感,那么这些反面乌托邦式的幻想作品(和其中的男女主角)可能会让今天这些孩子拥有一把解决未来问题的钥匙。
原文选自:大西洋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