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法斯塔夫自己也吃鱼——他口袋中的收据说明了他在晚餐后尽享“凤尾鱼和西班牙白葡萄酒”。凤尾鱼也称鲱鱼,用盐保存或用腌汁腌制,成为小酒馆里的特色小吃,十分美味。难怪《第十二夜》里托比·培尔契爵士(Sir Toby Belch)喊道:“这些腌鲱鱼能带来灾难!”尽管偶尔吃鱼或者把鱼当做小吃来品尝不是大问题(起码让法斯塔夫这样的人都可以接受),“吃很多餐鱼”的人却会被视为天主教教徒。
在当时,动物肉类不仅比鱼高一等,还比“果蔬”更健康(“果蔬”既有水果,也包含蔬菜)。人们认为果蔬富含水分,会破坏身体体内平衡。在《圣经》记载的大洪水以前,人体更强壮、果蔬所含水分也更少,但自从大洪水之后,果蔬只能提供更少营养,这也使人类更容易患病。
人们相信,正因如此,上帝便圣赐人类以动物肉类。饮食文学界作家建议人们少吃果蔬,更要避免餐前吃,别像法国人一样拿果蔬当餐前甜点。
但是,人们仍然会吃果蔬,有钱人在街边或市场上买果子吃,穷人则在树篱灌木中摘果子吃。
新潮水果如杏子、西瓜由南欧进口到英国,干果类如葡萄干和无花果也能被富裕人家买到。
人们在玫瑰剧场和环球剧场的出土文物中发现了南瓜籽,所以很可能当时富裕的剧场观众们在看表演时吃南瓜或南瓜籽。在大家看来,南瓜满肚子都是水,《温莎的风流妇人》中女仆福德(Mistress Ford)咒骂法斯塔夫:“这个肮脏的脓包,这个满肚子臭水的胖南瓜。”
对于现代读者而言,早期现代饮食类书籍中有件奇葩的事情,即在当时,人类母乳是一种老少咸宜的饮品。
布雷恩声称,“最佳养生乳就是人类母乳”。如果我们明白这一点,就更能理解戏剧中常出现乳汁和乳性所指代的东西了。
麦克白小姐担心丈夫太“妇人之仁”("too full o' th' milk of human kindness")。这句话中以“乳”比喻温顺软弱的性格特质。
贬低“乳性”是因为它包含了两种弱势——产乳者软弱,因为她们是女人;饮乳者软弱,因为他们是老、弱、病、婴。
自动物或其他“白肉”而来的乳汁,如黄油和奶酪,通常由女性加工制造,而这些乳制品使人们对不同国家产生了刻板成见,让人们提起黄油就想到荷兰、提起奶酪就想到威尔士。
布尔德建议,人们应该在“早晨吃其他肉类或食物之前”吃黄油。他还说道,“法国人先吃肉再吃黄油”,“荷兰人无论什么时候都吃黄油”。
《温莎的风流妇人》中,福德绅士说过他不会相信威尔士牧师弗莱明(Fleming)不爱吃奶酪,但在这部剧以及《亨利五世》第一部分中,绝大部分有关奶酪的话要么是从法斯塔夫口中说出,要么就与法斯塔夫有关。《温莎的风流妇人》中,休·伊万斯爵士(Sir Hugh Evans)的形象也符合“威尔士人爱奶酪”这一刻板成见,他在期待奶酪点心时说出:“我要赶紧吃完晚餐;苹果奶酪就要上来了!” 用作餐后果的高级苹果很难被肠胃消化,尤其是生吃时,奶酪则更是如此。原本奶酪是给穷人吃的食物,但1600年后奶酪开始流行起来,而且保质期长、国外进口而来的硬干酪尤其受欢迎。
莎士比亚时期,人们认为糖有利健康,因此常被制于药品中来治疗许多病患,比如胃病。在布尔德的眼中,所有含糖食物和饮品均富含营养,老年人也需要用糖来保健。
即使所认可的食物种类不同,我们也和祖先一样,都相信食物中总是有些种类更有利身体健康。并且,无论是祖先,还是我们这辈人,都坚信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原文选自:BBC
译者:爱新闻 王一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