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尔经》:中世纪欧洲之瑰宝?

作者:爱新闻 吴海彬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6-05-17 13:25:41

《凯尔经》:中世纪欧洲之瑰宝?

公元六到八世纪,僧侣绘制了一部古朴华美的圣经典籍,经书之美令人讶异。“这是爱尔兰最珍贵的杰作之一。”玛萨·科尔尼(Martha Kearney)写道。

多年前的夏天,我住在都柏林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的学生宿舍。卧室墙壁留有蓝丁胶的印痕,斯巴达式的住宿环境相当简朴清苦,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我的心情。当游客纷纷离去,我自由穿梭在都柏林大学旧式建筑群,激动不已。最可贵的是,还能一睹《凯尔经》(the Book of Kells)真容,看上个无数遍。学校图书馆每天对外展示经书的一页内容,这些古朴华美的手稿可谓中世纪欧洲的一大奇迹。

据闻,生活在遥远苏格兰小岛的僧侣是《凯尔经》的创作者。这部经书应以他们所在的米斯郡(County Meath)的一个小镇命名,严格意义上应称作《爱欧那岛经》,而不是《凯尔经》。僧侣所住的修道院于六世纪由爱尔兰僧侣克伦巴(Columba)建立。事实上数百年来,人们认为这是《克伦巴福音》的手稿。不过学者如今将《克伦巴福音》所属的时期往后推移,认为该书于公元800年完作。纵使僧侣身处荒野、材料有限,也能绘制出如此精美的经书,实在超乎想象。试想一下:海风往蜂巢般的石屋吹袭而去,海鸥嘎嘎的鸣叫声下,僧侣依旧在屋内低头专心绘制经书。我曾经拜访过大西洋沿岸克立(Kerry)的斯凯琳·迈克尔岛,那里生活的偏僻荒凉难以用言语描述。

《凯尔经》:中世纪欧洲之瑰宝?

都柏林三一学院图书馆,每天对外展示《凯尔经》的一页内容。(图源:阿拉米图片社)

僧侣们不仅在与自然力量抗争,和许多早期的基督教群体一样,修道院也常常受到北欧海盗的侵袭。公元806年,海盗的一次侵袭带走了克伦巴修道院僧侣的68条性命。僧侣为保安全,来到爱尔兰米斯郡凯尔岛新建的修道院。在避难途中,僧侣一同携带着手稿,这是最可能的解释。

自绘制以来,手稿大部分内容代代相传,仅遗失60页,这实在令人惊讶。中世纪资料确实有相关的记载,1006年一份手稿于凯尔岛上一石制教堂内失窃,该稿很可能便是《凯尔经》。而据《阿尔斯特史》(the Annals of Ulster)记载,“八十多天后,人们在一块草皮下发现了这份手稿”。而后,在克伦威尔时期,这座教堂在战争中沦为废墟。1653年,凯尔岛镇长为保安全,把经书送到都柏林。几年后,《凯尔经》来到了三一学院,也就是经书的现存地。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