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长久看同一个字会感觉它不像一个字?

作者:袁杰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6-11-17 09:55:11

在若松夫人身亡的办公室里,电脑屏幕上显示着50多种各种字体、颜色与大小的“若”字,电脑前的合同上她的签名只签了一半,钢笔的笔帽还没有合上。这就是命案现场,那么夫人究竟是如何身亡的呢?原来凶手在夫人签合同之前,让她看了电脑屏幕上的50多种“若”字,然后当她在合同上签自己的名字“若松芹香”时,她发觉自己竟不知道第一字“若”怎么写了。于是她去书架上取来字典,而字典事先已被凶手撒上了毒药。年纪大的人一般有边在舌头上蘸一下大拇指边翻书的习惯,夫人刚好也有这个习惯。当她翻到“若”字那一页时,她已经误食了字典上的毒药;她在合同上签名只签到一半,就毒发身亡了。这其实是日本动画片《名侦探柯南之毒与幻的设计》里的情节。

凶手在她环环相扣的谋杀计划中,利用了一种非常普遍的日常现象,那就是当你长时间看着同一个字的时候,你会感觉这个字不像一个字了。动画片为了推动情节发展进行了适度的戏剧夸张,若松夫人不仅感觉“若”字不像一个字了,而且完全忘了“若”字怎么写。如果小时候老师布置的作业是让你把学过的每个字都抄写100遍,你抄着抄着可能也会慢慢感觉抄写的字不像一个字,不认识了。那么,为何长久看同一个字会感觉它不像一个字呢?

最近,清华大学的袁杰博士针对这一常见的现象进行了研究,研究论文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阅读与书写》(Reading and Writing)上。

早在1994年,台湾的郑昭明教授就首次对发生在汉字上的这一现象进行了研究,并将其命名为字形解体或字形饱和(Orthographic Satiation)。顾名思义,郑教授认为长久看着同一个字之后,这个字的字形发生了解体,于是你就感觉这个字不像一个字了。郑教授采用了自我报告(Self-report)的实验方法来验证自己的假说。实验中,郑教授在电脑屏幕上给志愿者呈现各种不同字形结构的汉字,比如全包围结构汉字“围”、独体字“里”、左右结构汉字“理”与上下结构汉字“若”等,要求志愿者一直看着一个一个相继呈现的汉字,并且当他们感觉汉字的字形解体时快速按下一个键进行“自我报告”,这样每个字从开始呈现到发生解体所花的时间就可以被记录下来。实验结果发现,左右结构与上下结构的汉字字形解体所需的时间(平均26秒)比独体字与全包围结构的汉字所需的时间(平均31秒)更短。此外,实验结果还发现,偏旁读音与整字读音不相似的汉字(比如,“若”)比两者相似的汉字(比如,“理”)解体速度更快;但是偏旁语义与整字语义相似与否(比如,“河”)则对汉字的字形解体速度没有影响。

1996年,日本学者二濑由理(Yuri Ninose)与行场次朗(Jiro Gyoba)首次对日文汉字(Kanji)中发生的类似现象进行了研究,并将其命名为完形崩溃(Gestaltzerfall)。完形(Gestalt)也被称为格式塔,是德文词“整体”的音译;完形崩溃也就是汉字整体的崩溃。《名侦探柯南》也提到了这两项研究,可见日本的编剧也是会看心理学研究论文的。

为何长久看同一个字会感觉它不像一个字?

日本动画片《名侦探柯南之毒与幻的设计》提到了完形崩溃现象

不仅日本的编剧,美国的电视编剧也会看心理学研究论文。经典美剧《老友记》与《老爸老妈罗曼史》中,都出现过重复念同一个单词后丢失了词意的现象。早在一个世纪前的1907年,伊丽莎白•塞弗伦斯(Elizabeth Severance)与玛格丽特•弗洛伊•沃什伯恩(Margaret Floy Washburn)就对英文中的类似现象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玛格丽特是心理学史上的第一位女博士,她的这项研究招募的志愿者也都是女性。她们让志愿者观看每个单词三分钟,然后报告自己的感受。此后,还有研究者让志愿者大声重复朗读单词,也观察到了单词词意丢失的现象。1962年,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研究者里昂•雅克布维茨(Leon Jakobovits)在其博士论文中首次将英文中的这种现象命名为语义饱和(Semantic Satiation)。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