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简介
甘庭俭,1958年生于成都,1965年就读于成都市西城区第一中心小学,1975年成都十四中学高中毕业下放雅安名山县红星公社当知青,恢复高考后考入四川美术学院绘画系版画专业,1982年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同年分配到成都市东城区体委工作。1984年调入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先后任《星星》诗刊、《人世间》等文学期刊美术编辑、副编审、国家一级美术师,其间担任成都市文化宫“成都市职工美术学校”、成都市西城区少年宫美术培训班美术教师,四川教育学院、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美术学院专业教师。2002年被评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2003年以专业学科带头人身份引入西南民族大学,任教授、美术学硕士点领衔导师,随后十年担任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院长。
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艺委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人民美术出版社艺术教育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民委艺术类高评委、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审委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副主任,四川省政协画院版画专委会秘书长,成都市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主任。
美术作品由中国美术馆收藏,五次入选全国美展,六次入选全国版展,获中国版画最高荣誉奖“中国鲁迅版画奖”。
甘庭俭的版画作品,致力于木刻艺术语言和技法的不断尝试,画家用具象或抽象的印痕语言表述状态、传递情感、享受木刻的魅力。他在题材的选择与构图中十分注重"宁静"的核心表述,所传递出的或表象、或内心的感受生命的状态,敏感、多思,平和、淡然...与早期作品相比,一系列新作纵深塑造的刻意和现实逻辑明显消减,注重沉稳微妙细腻的层面,细微变化着的节奏,情随心动,人物场景自由随意,彼此间从模拟现实转换成深度组织的穿插、连结或叠挡。当然,他所追求的黑白简淡并不等于结构形式的单薄,贴切的刀法技术处理却能使"色度纯化"为一种充满兴味的"斑斓境界"。不一而足,无一处不凝结着甘庭俭的技法智慧和情感真诚,他在超越个体的经验里挖掘艺术的内在本质,在现实生活平淡角落里攫取精神世界里的简约奢华。
——童浩(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
【城市流年·浮光掠影十二年】人物访谈
——游走于黑白之间的艺术人生
1958年,甘庭俭出生于成都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文革中随父母住在大杂院里,生活清贫,孤立落魄。院子里其他人都是出身好的群众,按常理是他应该被人瞧不起的倒霉分子。但因为家有藏书若干,谈吐行为彬彬有礼,反倒引起院里人的羡慕,觉得他与众不同,甚至“高人一等”。知性、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塑造了他的清高和自尊——骨子里的清高,非功利意义上的自尊。这也促使甘庭俭后来既不为先锋或边缘姿态而拒绝政府行为,也不因“上级”指令做违背内心原则的事情,表里如一,从容勤奋,凭借出色的专业才智和真诚人格游走于“黑白艺术”之间,游刃有余。
1978年,甘庭俭考入四川美术学院绘画系版画专业。后任《星星诗刊》编辑部美术编辑、副编审。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书籍杂志的装帧设计很难进入艺术家的视野,人们似乎认为那不是艺术。甘庭俭创造了一个奇迹:《星星诗刊》的装帧设计如日中天,在全国文艺类杂志中独树一帜,声明卓著,颇受文艺界人士的赞赏和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