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童话:儿童文学中的潜台词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7-06-01 13:46:39

老少咸宜

马萨诸塞州立大学阿姆赫斯特分校的心理学教授谢尔顿·卡什丹称,成人也可以从阅读所谓的儿童读物中受益良多。他在《女巫一定得死:童话如何塑造性格》(The Witch Must Die: The Hidden Meaning of Fairy Tales)一书中解释道,孩子们可以从童话故事中读到“善恶之争”,并且自己加以体会。这些故事的结局都是善战胜恶,女巫必定下场悲惨。

其实,“善恶之争”会贯穿我们一生。“贪婪和永不知足也存在于成人世界,存在于对冲基金经理丰厚的奖金中,存在于配备五间浴室的豪宅里,存在于成年人或微妙或明显的欺骗行为中,比如向约会对象撒谎,捏造所得税申报单等。”

重读童话:儿童文学中的潜台词

《女巫一定得死:童话如何塑造性格》

为了强调自己的观点,谢尔顿写了一本名为《艾玛·冯》(Emma von N)的小说,女主角小时候接受弗洛依德的治疗,从怪病中痊愈,多年后成人回国并成为弗洛依德的情妇。她沉迷于童话,分不清现实和故事,总将自己的遭遇想象成童话情节。即使陷入一段悲惨的包办婚姻后,她仍把自己想象成《小矮人》(Rumpelstiltskin)里的女主角,等待着能把稻草编织成金子的王子出现。

只有成年人会错误地认为儿童文学和神话故事本质上是在逃避现实。数十年后当我们重读这些书,必会惊讶地发现我们的感觉和童年时代毫无二致,只不过彼时我们缺乏描述它们的词汇:童话讲述的是人类永恒的勇气和弱点,以及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生存。

正是潜台词成就了童话的魅力。正如贝特尔海姆所述,给孩子解释为什么一个故事如此迷人只会毁了这个童话。童话最奇妙的地方就在于“儿童常常为童话吸引,却不知其为何故”。

下次你的孩子在睡前吵着要你读《饥饿的毛毛虫》,你可以在脑海中把它理解成一个强迫症似的不断填充永远无法填满的洞,或是一首带有魔法的散文诗,但同时,请务必一字一字按照字面意思向他娓娓道来。

原文选自:BBC

(编译:李俊,编辑:钦君)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