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片已经连续两年未能入选戛纳电影节的竞赛主单元了。如果仅仅是一年没有影片未能入围戛纳电影节竞赛单元,或许还能找到缘由为华语片开脱,找到诸如该年出产的华语片未必符合戛纳电影节选片委员会口味的这样借口。但连续两年在世界上最重要的电影节——戛纳电影节奖项上颗粒无收不算,连入围的资格都已丧失,不得不值得我们两岸三地的电影工作者警惕了。
与此同时,春季档的大陆票房榜上,国内青年导演们欲图同时发力,在票房上有所作为,却在两艘大船和“复联”的轮番冲撞下,几无还手之力,票房的失守意味着不仅这些电影艺术品质缺失,商业领域我们同样失分。以前我们在抗衡不了好莱坞的时候,但每年还是有那么一两部佳作拿得出手,去三大电影节参赛甚至拿奖挽回点颜面,但如今,连这最后的阵地都已失守,我们还有什么借口不去反思华语电影产业的一些弊病呢?
“唯市场论”造成导演话语权的青黄不接
大陆票房这几年的火爆就客观上来说,确让更多的华语青年导演找到了资金拍摄电影,但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在人人都想挤破头挖掘第一桶金和各电影公司都忙着划分自己的势力范围的双重刺激下,如何在市场上生存下来,成为了华语青年导演的头等功课,至于所拍电影能不能具备去三大电影节拿奖的实力,已没人关心。就算入围甚至拿了奖又如何?若不能在国内票房占据一席之地的话,拿奖也是白拿。成了几乎所有青年导演们秘而不宣的心声。走出去拿奖已经不像前些年那样风光无限,从而也失去了吸引青年导演们兴趣的光环,
但我们细心揣摩,现今的华语电影导演权势榜上,占据榜单前几名的依旧还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和世纪之交在国际三大电影节风光无限,拿奖拿到手软的几位大导演,唯一的例外就是冯小刚导演,冯导的个例不能反向否认拿奖的重要性,同时,不要忘了给他带来巨额票房丰收的御用演员葛优,在1994年曾斩获戛纳的影帝,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收获票房的最大指数还是导演和主演的知名度,尤其是在国际上的影响,张艺谋、陈凯歌、姜文、李安、王家卫概不例外。
这就看出这几年流行的“唯市场论”对青年导演们造成了多么大的伤害了,因为竞争的激烈,不得不让青年导演们去找影片的卖点,去迎合市场,去抄袭好莱坞,却没有时间沉下心来创作,去打磨作品的品质,他们等不起,制片公司也不耐烦,大家玩的都是“短平快”,因为市场风云瞬息百变,商业电影是讲求回报的,谁也不想砸钱只赚吆喝,制片资源一旦倾斜,就不像上个世纪还是国有资源把持的局面,有时间有精力去打造精品,赔了不要紧,只要拿奖长脸即可。而民营企业要的是利润,所依附的导演们也大多为缺乏知名度的青年导演,也只能随波逐流,不去拿奖就没有知名度,没有知名度就没有话语权,只能在大佬们的残羹剩饭里寻找突破的机会,这样的恶性循环局面,又有几个人能坚持着打磨作品?
对于未来,很可能有两个局面,一个就是经过数年的大浪淘沙期,剩下的都是闪闪发光的金子。在这批青年导演中,因为局面的日趋稳定,从而获得较大资源支持,再缔造优秀影片重新去谋求国际影展的知名度,和老一辈争夺话语权;另一个就是在好莱坞的绞杀下,商业和艺术品质双双失守,不得不苟延残喘,就像这些年的台湾和香港市场一样,继续无缘戛纳,甚至威尼斯和柏林电影节。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