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彩绘新丝路——记中国美协"丝路访古宁夏行"采风活动
采风团在清真寺前合影
8月9日到14日,几位来自港、澳地区和美国、德国的华人美术家第一次踏上宁夏的土地,与众多国内中国画名家共同组成了以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为团长的“丝路访古宁夏行”19人采风团,遍访宁夏全境,踏勘故道和古迹,用水墨描绘新丝路上人与自然、各民族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
一路走来,塞外风光无限,却也地广人稀,每天旅途颠簸,但采风团的团员们一路兴致高涨,欢声笑语。古丝绸之路旷古胜迹蔚为大观,民俗民风淳朴敦厚,时刻激荡着美术家们的心灵,为写生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
在贺兰山岩画遗址前,美术家们面对这些新石器时期留下的“书画杰作”,不禁感叹于数千年前游牧民族祖先就已创造的辉煌文明。刘大为团长在岩画博物馆中挥毫题写了“贺兰岩画,华夏文明”,而中国美协理事李荣海老师则当即赋诗一首:“贺兰无语岩有声,万物象形不尽同。何笔镌石千秋画,百代烟云寻古风。”
银川沙湖、吴忠黄河楼和中卫沙坡头,展现出宁夏境内黄河沿岸最为典型的自然景观,沙漠与绿洲交相辉映,令美术家们激情大发,纷纷铺纸挥笔,对景写生。
香港美协副主席王秋童,对此次受邀来宁夏采风深感荣幸,感受到了博大精深的黄河文化与中华文明之间的深刻关联,感叹于黄河母亲的包容与厚重。他在走访清真寺,与阿訇交谈中,感受到回族自治区的民族团结与和谐发展。
旅居德国的美术家萧瀚把莱茵河与黄河作了形象的类比。他说,莱茵河在德国被称为父亲河,而黄河被炎黄子孙奉为母亲河,它们滋养了各自的文明,因而也是本民族的精神图腾。面对滔滔黄河,萧瀚说,如同海外游子重回母亲怀抱的感觉油然而生。
旅居海外二十多年的美籍华裔画家郑百重激动地说,他第一次深入祖国腹地探访、写生,亲眼目睹了祖国广阔的大好河山和西部的繁荣现状,十分感慨。他说,回美国后,他要把关于宁夏的所见所闻告诉身边的人,也邀请他们一道赴西部采风体验。
泾源是采风活动的最后一站,在抵达泾源当晚的笔会中,美术家们将连日来身处宁夏所积攒的强烈情感,借助水墨全部宣泄在了纸面上。画家虽各有各自专攻,却通力配合,既展示自身艺术特色,又呈现和谐统一的水墨风格,作品所表现出的万千气象,令人拍案叫绝,现场气氛十分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