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丝绸之路 消逝的丝路文明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4-08-18 09:25:16

永远的丝绸之路 消逝的丝路文明

千佛洞内壁画

丝绸之路三千里,华夏文明五千年。

这样一条横跨亚欧大陆的历史文明大道,途经沙漠、雪山、戈壁、草原与湖泊,世界上从未有任何一条路途如它一般,从东方跨越至西域,从古时穿越至今朝。如今,这里延伸出高速公路,沿途架起电缆与信号塔,现代文明一派繁荣,可古代文明还剩下多少?又有多少能留给后人?丝绸之路有话要说,但炎黄子孙可曾静下心来聆听过?

东千佛洞:壁画脱落几十年,无人问津

东千佛洞,位于丝绸之路要道甘肃省瓜州县城东南92公里,洞窟开凿于荒僻的山野河谷之间,始建于西夏时期,窟内典藏诸多壁画塑像,代表了西夏佛教艺术的最高成就。

据典籍记载,西夏王朝源起于一支骁勇善战的民族——党项族。成吉思汗曾多次亲征西夏,均代价惨重,并传他最终死于党项族的弓矢之下。因此当蒙古大军攻下西夏都城后,屠城灭族,西夏文化亦毁失殆尽。在后人眼中,西夏成为华夏历史上昙花一现的神秘王朝。

幸得一东千佛洞,使西夏的文化艺术得以传承保留。然而时至今日,东千佛洞的保存状况却令人堪忧。

据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会长耿莹女士介绍,东千佛洞的破坏情况极其严重,原本洞内30余窟,如今只剩23窟,其余全部塌毁,诸多顶部的壁画层脱落,掉在地面上,一毁几十年,无人问津。

基金会秘书长蔡宝光先生补充道:“会长曾经带着专家和理事们到东千佛洞内进行多次实地考察。当初根本没有任何公共交通方式到那里,洞内甚至没水、没电,只有一对老夫妇守着如此巨大的一座文化宝库。”因此,基金会为东千佛洞提供经费安装太阳能发电、照明及交通工具等,改善保护条件。

后来老夫妇也去世了,当地文物局便又派了两三个人过来守着,但洞内的文物保护状况很难得到实质性的改善,更别提修复了。

随基金会到窟内考察多次的专家称,对东千佛洞而言,现在最大的困难便是资金问题。壁画抢救与修复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与人员支持,而政府亦是经费有限,甘肃又是文化古迹大省,需要抢救的文物古迹众多,在经费投放比例上可谓僧多粥少。

因此,承载着整个西夏王朝文化血脉的东千佛洞,只能在政府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得到最基础的看守,离修复在自然风化过程中所受到的创伤,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自创立初期就一直将东千佛洞视为重点保护项目,每年以各种形式对洞窟的保护工作提供支援。但是东千佛洞何其之大,文化瑰宝何其之多,基金会能力始终有限。因此基金会呼吁社会各界能够一同参与到东千佛洞的保护工作中来,拯救这座历经风霜的千年古迹,也是拯救人类自己的文化之根。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