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问政”,重点在“问”。作为美术界的代表委员,今年的提案关注哪些方面,其所涉议题,是否代表了广大美术工作者的呼声、准确捕捉到公众的诉求,这不仅是代表委员们自己的事情,更事关文化发展大计。
今年两会期间,《美术文化周刊》采访了美术界的十余位代表委员,他们或主持文化机构,或从事不同艺术门类的研究,或在美术创作领域长期耕耘,对文化艺术的发展有切身的观察、感受和见解。构建核心价值观、弘扬传统文化、加强遗产保护、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艺术人才培养等成为今年热门话题。
2015年,注定是非同寻常的一年,让我们来听听两会美术界的声音。
构建核心价值观 文艺需有作为
艺术家要为“书香社会”出力
为什么艺术评论不痛不痒?为什么好作品难出?为什么一些艺术家被金钱所诱惑和奴役?全国政协委员、中华艺术宫馆长施大畏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是要树立一种正确的文化价值观。这是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历了变富、变强以后回到原点要思考的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简单地、指令式地传达给大众,而是要通过我们自己的创作、艺术实践来体现。3月5日,李克强总理的报告中讲到建设‘书香社会’的问题,去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谈到了艺术家以人民为主体的创作导向、生活是艺术家创作的源泉等,这些与建立‘书香社会’是连在一起的,也是我们文化人的责任。”为协力创建“书香社会”,施大畏建议通过文联等单位组织专家开办文化讲习所。他指出,我们要建立“书香社会”,工作的形式会非常多,问题是我们有没有奉献精神,是否有自己的研究成果能讲给别人听。“书香社会”的建立不应是一句空话。
施大畏还提出,创作不一定非得到老少边穷的地方去。绘画除了技巧形式的呈现,更应具有可以打动观众的情感。如果艺术家能把美的故事通过作品告诉观众,将周边的生活挖掘透,所构建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会就非常完整。“现在很多美术活动,应该在作品的线条、色彩等元素以外,着重为观众解读作品的精神内涵,这样在‘书香社会’的构建我们就尽到责任了。”施大畏说。
另外,施大畏认为我们的展览不易“走出去”的根本原因是缺乏真正的文化自信。对此,需要加强中国美术理论体系的建设,尤其是放在国际语境中,来树立中国艺术的判断标准。
推进文化艺术教育纳入教育体系
针对文艺创作“有高原、无高峰”的现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认为,除了包含政治、经济、西化标准等的历史原因,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艺术教育,尤其是艺术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缺失。
杨晓阳认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没有教育的发展就无从谈起。国民教育体系中文化艺术教育如果一直缺席,文艺创作便无法出现高峰。这是一个潜在的问题,大家只在审视无高峰的结果,却忽视了文化艺术教育缺失这一源头上的问题。
他指出,目前中国的现状是孩子从学前教育开始,就缺失艺术教育的培育。而到了高等教育阶段,所有的学历教育又更加专业化、科学化。在艺术专业以外的其他专业教育中,几乎没有文化艺术的教育。正规的教育体系中,没有文化教育、艺术教育,没有建立起对文化艺术需求和创造的平台。
“教育体系中没有这样的设置,并不能说明国民没有这个需求。现在需要发展文化的时候,由于教育体系中文化教育的长期缺失,我们就不能够拿出很好的判断标准。而受了几十年科技教育、经济教育的群体,现在要发展文化、欣赏文化、消费文化,且不说他们没有对高峰的要求,就是有要求,他们也不具备对高峰要求标准的判断,更别谈创造艺术高峰了。此外,一些专业突出的艺术工作者的创作也失去了土壤。即便他能够靠自己的专业、天赋和努力创造了高峰艺术,也缺乏欣赏者,从而失去了一个原本常态的基础。”杨晓阳阐述道。
同时,杨晓阳指出艺术的功能有三点。第一叙事,第二审美,第三创造。他认为如果大众没有对艺术此三种功能的基本知识,就很难判别高雅和低俗艺术的能力。为此,杨晓阳建议,从学前教育开始,教育体系应将文化艺术的课程设置为必修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