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15两会美术界的声音

作者:严长元、续鸿明等 来源:中国文化报·美术文化周刊
2015-03-10 10:32:50

引导民众走向高雅精神之路

全国政协常委、北京金台艺术馆馆长袁熙坤带来两个提案:一个是建议加强对手机“小编”的监管,希望“小编”所发的新闻在求真、求实、保持新闻自由的基础上,更应该尽到新闻从业者的社会责任,把好新闻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多宣扬“忠、孝、仁、义、礼、智、信、廉”的美德,引导民众走向一条高雅的精神之路。另一个是《中小学书法教育书写范本应增加中外名人箴言书法作品》。

去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苏士澍提出要“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如何推进书法的继承,让书法更多的承载文化血脉?袁熙坤提出,书法是载体,不仅仅要写好,书法还应该承载内容。“我国历来的书法作品,多为书写古典诗词或‘风花雪月’‘福禄寿喜’等世俗内容。时代在变,中小学生书法课的范本如果全是重复过去的内容,在全球化的今天,未免片面和过于守旧,且与新时代不太合拍。”为此,袁熙坤提出,中小学生书法教育的书写范本应增加部分中外名人箴言书法作品。“世界名人箴言是人类先进文化和智慧的结晶,是全人类共同的珍贵财富,具有趣味性、知识性及哲理性,且短小精悍,易读易记易懂。中小学生学习书写中外名人箴言,在增进爱国情感的同时,还能学习世界名人的先进思想、高尚品质,励志向善,对了解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不无益处。”

健全美术事业发展机制

加强公共文化管理人才培养

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真正实现“文化小康”,离不开公共文化事业长足发展。然而,我国公共文化管理人才缺乏,成为“文化小康”实现过程中突出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建议国家多措并举,加强公共文化管理人才培养。

通过调研,吴为山发现,虽然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数量近年来呈增长态势,基本上能够满足市民精神文化基本需求,但相关机构的管理人才严重不足。乡镇文化站虽然硬件设备到位了,但因为没有专业管理人才,“空壳站”的现象比较突出。

“例如广东某地级市,经济发达,文化设施建设也很高端,仅造型现代、空间充足、设施完备的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就有好几处。但每天参观人数有多少呢?一位美术馆负责人告诉我,基本上只有二三十个人。”吴为山认为,文化场馆是否具备足够的吸引力,不只取决于藏品质量。如果专业人才素质不够,能力欠缺,就难免陷入“有场馆无观众”,甚至文化阵地流失的尴尬。

吴为山建议,各级文化主管部门负责人应高度重视文化管理人才重要性。在各级各类公共文化场所设立专门岗位,给出合理待遇,让高素质公共文化管理人才学以致用、充分发挥自身才干与价值。在综合性高校、专业院校开设相应专业,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采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模式,开展学历教育,培养综合性新型人才。同时可以利用各级各类文化干部学院、学校的力量,对城乡文化单位在职人员开展非学历教育培训。

建立青年美术人才培养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吴长江在今年两会上带来关于培养和扶持青年美术人才的提案。他表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许多优秀的美术作品都是由青年美术家创作的,产生了广泛而良好的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并在美术史上留下了足迹。今天,青年美术人才在数量上呈倍数增加,但在质量和创作水平上却难以比肩过去。

吴长江表示,当前每年国内专业美术学院毕业生数量达2万余人,其中进入大学、画院、美术馆等研究机构工作的毕业生不到1/3。一部分进入市场机制中的公司和企业,或者自主创业,也有很多底子好的青年美术工作者放弃了美术创作。另一部分毕业生则散落各种艺术区、艺术村。这些青年美术人才实际上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而且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化,这些青年美术工作者在数量上会持续增加。

以北京为例,自由职业美术工作者的数量达1万余人,大多依靠画廊、拍卖行等商业机构维持生活和创作,这使得他们的创作缺乏思想和精神上的引导,甚至出现为投收藏家和画商所好而放弃艺术操守的情况。此外,现在的青年美术人才虽然数量众多,但是这些青年人才的地域分布不均,80%以上生活在东部地区。在西部地区和北部地区,青年美术人才的流失现象严重,影响到中国美术事业发展的地域均衡性。

吴长江建议从国家层面加强整体设计,设立中国青年美术家成长基金,通过设计长期的推进计划和细化项目,形成吸引、发现、培养、扶持、管理青年美术家的有效机制,让包括自由职业美术工作者在内的青年美术家形成合力,参与和推动主流文化,同时也为积蓄人才力量,助力优秀人才成长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