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动画片屡被翻拍:以怀旧之名的消费主义
《变形金刚3》
业内声音
故事不好还是“白搭”
记者采访了重庆保利万和院线的业务部主任何影彬。何影彬早在1997年就已从事电影院线工作了,他也是亲身经历过《加菲猫》的火爆和《阿童木》的冷遇的人。何主任直言,这种类型的影片能否取得成功,故事本身是否经典才是关键。“就重庆本地而言,观众越来越理性了,尤其是一些70后、80后的观众,他们是电影消费的主流群体,大家都带着美好的记忆去电影院看电影,谁知道却发现光是场面做得大,道具用得贵,特效是3D,但故事本身还没有原来的经典,谁会满意?”
在何主任看来,经典的含义就是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像你提到的《七龙珠》、《阿童木》、《蓝精灵》这种影片,现在回过去看,还是很好看,但是电影版呢?反倒不怎么样了,似乎没有什么进步,更不用说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了”。何主任更是大胆预测:“拍摄这种类型的影片,想通过名气和一些观众的美好回忆就能赚钱,理所当然地认为就应该有观众群的制作方,该醒醒了,这只是你们的一厢情愿罢了。”
专家观点
贩卖回忆是恶性循环
记者采访了好莱坞专家、北美影视专栏作家毕成功,谈到这种“披着怀旧的皮,做着抢钱的事”的现象,他满是深恶痛绝的口气:“这绝对是一种恶性循环!”
毕成功认为,这种“绑架怀旧”的行为,始于2002年的《史鲁比》和2004年的《加菲猫》:“史鲁比是上世纪60年代美国热门卡通系列剧的主角,2002年被改编成电影,当年的票房收入高达1.53亿美元;后来的《加菲猫》票房也很好,但不得不说,做得太糟了——最可怕的是,这两部电影基本就给这种类型的影片定了基调,基本都是烂片。”他历数了一下近几年来的改编电影《七龙珠》、《忍者神龟》、《街头霸王》、《阿童木》,“都是很廉价地把我们记忆中的形象安插到和当年完全不同的现代背景里,然后贩卖回忆!”
“上述影片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北美票房并不太高,因为好莱坞的制作公司的票房回收主要看中的就是海外市场,尤其是近两年加入了3D效果,就更容易蒙骗票房。”
当然,将我们少年时候记忆中的动画片或者动漫形象改编成电影,还是有成功的例子,那就是全球票房赚翻的《变形金刚》系列。毕成功认为《变形金刚》系列的成功也是必然的:“首先,特效做得太好了,你看特效场面,那是绝对认真做的,不会像《七龙珠》、《忍者神龟》那样忽悠观众;其次,投资也比其他影片的高,这就直接导致了制作方可以将钱花到该花的地方去;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迈克尔·贝在改编上很花了工夫,除了一个全新的故事,连变形金刚的造型都是重新设计的。而其他的影片,基本就是几个CG形象在镜头面前摇晃——怎么和《变形金刚》系列比?”
尽管骂声一片,但并不能阻止好莱坞继续贩卖我们的儿时记忆,毕成功告诉记者:“《地球超人》、《百兽王》,这些版权都被卖掉了,《特种部队2》也快出来了。”对于今后,毕成功认为唯一可以期待的就是《丁丁历险记》了。“著名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指环王》系列的导演彼得·杰克逊两位巨头正在打造《丁丁历险记》的电影三部曲,第一步《独角兽号的秘密》将于今年公映,也只有这两大巨头出手,才能挽回这个态势吧。”
来源:重庆商报 编辑:袁贺娟
相关报道
- 北美:《猿族崛起》强势夺冠 《变3》海外发力
- 《哈7下》成年度冠军 变3海盗均过10亿破纪录
- 《哈7(下)》零点引爆 上座率不如《变形金刚3》
- 七夕档电影大盘点 应景怀旧成主打关键词
- 长春:《变形金刚3》热映 带火相关玩具市场
- 《变3》内地票房破8亿 本周火并《哈7下》冲10亿
- 守身如玉:多情还是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