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纳韩片入围背后博弈:水准稳定的亚洲标签

第6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组委会19日公布入围主竞赛单元、角逐金棕榈奖的20部影片。其中亚洲作品为3部,仅韩国就占据2部。在随后几天公布的戛纳双周单元入围名单中,又有两部韩片榜上有名,延相昊的动画片《猪王》和许秦豪的《危险关系》。加之入选非评价单元的申秀原导演的《Circle Line》,今年将在戛纳电影节中上映的韩国电影共有5部。

一、韩国电影走向世界

1980年代——全球化,国际电影节上的获奖

众所周知,韩国电影发展之路也是经历了一番坎坷。韩国电影在1950年代后期得到迅速发展,进入1960年代时迎来了全盛期,但之后陷入了长时期的沉寂状态直至被激活,再度迎来1980年代的华丽的复兴。大真大学的申江浩教授在《韩国电影史》中有过这样的描述“维新政权崩溃后,登场的第五共和国,在建设民主化社会理念支配下,带来了社会的完全开放,当然,这又是一个军事独裁政权。但和旧时代比较,温和的政策法规和经济成长带来的物质丰饶,使得长期处于沉滞期的韩国电影界也容许轻微变化。此前的韩国电影界只有清一色的启蒙片和反共电影,现在可以制作不同的类型片,如反映现实主义社会问题的电影、宗教片、通俗剧、历史剧等。这些作品不仅承载社会信息,且具有严肃的主题意识,其美丽和惊人的影像给观众带来了新的惊喜。金洙容、裴昶浩、李斗镛、李长镐、林权泽、河明中等一批导演,在当时极其活跃,1980年代以后,他们的作品接连在国际电影节获奖,取得了令人刮目的成绩。”

1980年,李斗镛导演《避幕The Hut》受邀参加威尼斯电影节,并获得了ISDAP奖,它标志着韩国电影真正进入了全球市场。导演的作品通常选择民间素材,并把民族情感艺术化地表现出来,他的另一部作品《女性残酷史:纺车啊纺车啊》(1983),以朝鲜王朝为背景,描述了在残酷的旧习俗中牺牲的女性的痛苦,该片入选1984年戛纳国际电影节“一种注视”单元;裴昶浩导演的作品《赤道之花》(1983),在第29届亚太影展上摘得最佳导演奖,影片通过洗练的影像,审视了在物质文明社会中愈感孤独的人们;演员出身的导演河明中凭借《烈日Scorching Sun》(1985)一片,在1985年入围第35届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该片摄影郑光石也在第21届芝加哥电影节荣获最优秀摄影奖。《晚秋Late Fall》(1981,金洙容)中的金惠子在第2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上获得最佳女主角奖。1980年代,韩国电影在大大小小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消息给予韩国电影人极大的鼓舞,同时也加速推动了韩国电影的全球发展。

在这股热潮中,1960年代入行的林权泽导演的进步最为明显,这也表明了其作品的日趋成熟。他执拗追求韩国人“恨”的情绪,并在作品中具现韩国特有的传统美学,因而作品受到普遍的赞扬。对于在宗教和世俗欲望中彷徨的年轻僧侣的苦恼进行深刻反省的《曼荼罗》(1981)和化解因朝鲜战争悲剧而引发离散家族问题的《重逢是第二次分手》(1985)都受邀参加柏林电影节并获得好评。1987年,《种女》(1986,林权泽)的女主角姜受然在第44届威尼斯电影节,摘得影后桂冠,享受到非一般的荣耀。之后的1989年,姜受然凭借《揭谛揭谛波罗揭谛(其它中文译名《上升》)Aje Aje Bara Aje》(1989,林权泽)一片的出色表演,又在第16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捧得最佳女主角奖,跃升为国际明星。1988年,《阿达达Adada》(1987,林权泽)的主演申惠琇在第12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上获得最佳女演员殊荣。

裴镛均导演于1980年代最后一年登场,其作品《达摩为何东渡?Why Has Bodhi-Dharma Left for the East?》(1989),从剧本、导演,到美术、照明、剪辑等都是自己包揽。他的艺术成就受到了评论界的瞩目。这部电影入选第4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一种注视”单元,并在第42届瑞士洛加诺国际电影节上获得金豹奖。

1980年代,身处政治混乱和电影产业困难时期的韩国电影仍旧创作出不少优秀作品,并试图走向世界。这样的努力扮演了牵引车的角色,引领韩国电影走向复兴期,并使长期持有梦想的韩国电影成功登陆世界舞台。

1990年代—质与量的飞跃

从1996年开始,韩国电影连续10年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长期主导韩国电影市场的美国电影不断受到冲击,而本土电影逐渐占领票房的主导地位。观众的狂热、充足的资金来源、更加刺激跃跃欲试的参与者,如火如荼的气氛席卷整个电影界,突破票房纪录的韩国电影更如潮水般层出不穷。可以说以1999年《生死谍变》的票房压倒好莱坞大片为标志,韩国电影产业步入快车道,商业电影、艺术电影和国际电影节展映全面开花,多元消费格局逐步形成。

2000年,《春香传Chunhyang》(2000,林权泽)成为韩国电影史上第一部入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作品;2002年,林权泽凭借《醉画仙Chihwaseon》一片,荣获当年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2002年,导演李沧东和演员文素利合作的《绿洲Oasis》拿下了威尼斯电影节特别导演奖和马切罗·马斯特罗杨尼奖;2004年,朴赞郁导演的《老男孩Old Boy》(2003)赢得第57届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同一年,金基德导演的《撒玛利亚女孩Samarian Girl》(2003)和《空房间》(2004)连续摘得柏林和威尼斯两大电影节最佳导演的桂冠,成就了一段影坛神话。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编辑: 秦元元 标签: 戛纳入围韩国电影 韩片 亚洲 华语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