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入围韩片的背后博弈
自从2005年朴赞郁的《亲切的金子》之后,再也没有一部韩国电影入围过威尼斯影展主竞赛单元,这是为什么呢?难道韩国顶级影人是在有意识地只打戛纳牌了吗?其实,经常参加国际电影节,跑国外影展的人都知道,各国名导的新作一向是各大电影节选片人追逐的目标,而导演们也愿意把他们的作品送往三大电影节(戛纳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和柏林电影节)参赛,毕竟这是最高级别的电影盛事,对导演来说无疑也是一种荣誉的象征。这些作品即使最终落选,导演们(特别是亚洲导演)也不会转而求其次,转战去二、三流的电影节,在他们看来,这很掉价。很多人觉得戛纳的选片很媚俗,但是近年来威尼斯电影节和柏林电影节的发展停滞不前,戛纳电影节成为韩国影人的首选也是可以理解的。
洪尚秀的《在外国》
洪尚秀导演从第一部作品开始表现出自己特有的风格和形式,他关注的不是社会性的议题,而是执拗地挖掘人的内心里潜伏的欲望和不安。他不关心类型,不选择传统叙事手法。他和金基德以及林权泽都是世界上最知名的韩国导演。
洪常秀导演的《猪堕井的那天》,讲述了平凡都市人的不伦之恋。影片一登场,即对韩国评论界造成巨大的冲击。该片在对真实的日常生活高度逼真化再现的同时,将人物和故事一一解体,被认为是韩国电影史上最具创意的处女作。影片在第二年的鹿特丹国际电影节上获得大奖“金虎奖”,并随即受到国际关注。以后的《江源道之力The Power of Kangwon Province》(1998)、《处女心经》(2000)、《生活的发现Turning Gate》(2002)、《女人是男人的未来》(2004)、《剧场前》(2005)等,都表现了导演不俗的功力。2009年的《懂得又如何》,使得洪常秀在经历了前8部作品的商业失败后,终于摆脱了资金限制,完善了自己的低成本电影制作体系。
《在外国》是洪尚秀第八次带作品去戛纳电影节,导演连续四年都有作品入围,并第三次入围主竞赛单元,他已被视为世界影坛最具原创力的电影人之一。但是话又说回来,看过《在外国》的西方/韩国影评人告诉笔者,影片水准不及前作《北村方向》,制片方甚至做好了影片落选改送威尼斯的准备,但是戛纳毕竟是法国的戛纳,由于该片有法国大明星伊莎贝尔·于佩尔出演,最终入选也不意外。
林常树的《金钱的滋味》
林常树导演的作品也曾入围过威尼斯主竞赛单元和柏林展映单元,但在国际上知名度不及洪尚秀、金基德等同年龄段的韩国导演。还是那句话,他能真正踏上戛纳的征途,是借了前人金绮泳导演的光。2007年,由韩国映像资料院收藏的金绮泳导演的《下女》(1960)拷贝,在马丁·斯科塞斯基金会的援助下进行了数码修复,并于2008年在戛纳电影节经典单元放映,受到好评。之后,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推波助澜,把出版《金绮泳导演手册》作为韩国和法国建交120周年的纪念活动项目之一,同时在法国和其它国家搞了一系列影展,在世界范围内推广金绮泳导演的作品,由此,金绮泳导演在西欧的知名度直线上升。2010年,为了纪念老版《下女》制作五十周年,林常树导演翻拍了这一同名作品,而戛纳影后全度妍的助阵也使得影片得到更多的国际关注,并为作品晋级戛纳,提升了砝码。而新版《下女》也不负导演众望,在欧洲的票房还算不错。
今年,好运再次降临到林常树导演,新作《金钱的滋味》入围戛纳主竞赛单元。没有看过影片,暂且不发表言论,但是谈及影片的入围,倒是可以爆个八卦。这里不得不提一个重量级人物的名字Darcy Paquet。Darcy Paquet是谁?他有好几个头衔,韩国电影专家(在西方已经出版了好几本韩国电影专著);韩国电影杂志Cine21特邀外席影评人、韩国电影网站http://koreanfilm.org/ 的创始人等。他在西方电影圈的知名度很高,和好几个电影节的韩片选片人关系都不错,只要提到韩国电影,老外第一个就会想到他。他和林常树导演私交不错,这次友情出演,在片中有不少戏份,也算是给足导演面子。Darcy Paquet加盟剧组,不仅为电影在西方做了活广告,也是影片能够入围戛纳不容忽视的原因。笔者曾跟Darcy Paquet打赌“有你在,这部片子一定能进戛纳”,看来这回是赌赢了。
总之,一部影片能否入围电影节,除了自身水准外,还有许多客观原因。比如2004年,《老男孩》戛纳拿奖后。在西方,《老男孩》代表着韩国电影。朴赞郁金知云以及金基德作品都被贴上"Asia Extreme"的标签,在西方流通,更在Tartan DVD公司的包装下,在西方DVD市场上大受欢迎。这也就解释为什么第62届戛纳电影节上,是朴赞郁的《蝙蝠》而不是奉俊昊的《母亲》入围竞赛单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