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柠:2014年是为“通俗文学”正名的一年

作者:张柠 李壮 霍艳 来源:凤凰文化
2015-01-05 10:51:22

移动终端上的文学:

移动终端的出现,给文学写作带来了更多新的契机。尤其是诗歌中,微信公众号的出现,让诗歌小小地“火”了一把。

但是,新媒体文学是一把双刃剑,它给予发表的自由,也必将带来竞争的无序。

霍艳:与影视和网络相比,移动终端这个载体的出现,给文学写作带来了更多新的契机。在这个载体上出现的文学作品,我们不妨篡夺网络文学曾经的称谓,将其称为“新媒体文学”。它可分为出版机构、书店、个人的公共账号,文学精选类公共账号和文学阅读类APP等。跟网络文学比较起来,新媒体文学其实更像网络文摘,它把根据编者意愿选取的文学作品放置在一个公共平台上。因为编选者的个性,在筛选何者可以出现在某个平台上时,编者本人的嗜好起了较大的作用,从而顺应或引领着某些阅读习惯和阅读偏好。

新媒体文学的出现并不代表它们要和旧媒体进行一场决斗,新旧两种载体的竞争,不应是互相消灭,而是共同参与文学样式和传统的变革,维持文学进步的张力。新媒体文学要求作者更精练、迅速地抵达目标。人们会乐于见到一些传统媒体的作者出现在新媒体的平台上,他们也必须丢掉过去那套“期刊腔”和“慢节奏”,而迅速地进入情境,他们要用一个精准的词语代替一段繁复的描述,他们要知道大众最关心的问题,并且以独特的方式切入。他们要在网上把一个可读性不强的东西,用一个吸引人的方式讲述。或者,他们必须给大家讲一个好故事,因为好故事是大部分人阅读的渴望,为了这个故事,他们也需要扩充自己的知识体系。这使得文章将从学科、题材的概念解放出来,“物理小说”、“叙事体评论”——都有可能是一个强大的巨人。沉重、封闭的文学形式已经和这个时代的节奏相违背,需要有人扫除这种陈词滥调。

新媒体文学是一把双刃剑,它给予发表的自由,也必将带来竞争的无序。这个无序一是版权的不规范,随意的转载;二是如何在浩瀚的作品里脱颖而出,一些辨识度不高却精心结撰的作品,很可能被淹没在文字的洪流里。但更可怕的是一种妥协,他们用一种哗众取宠似的标题和华而不实的风格使自己脱颖而出,一旦获得一次成功,大量相似的作品就会被炮制出来。一次世俗成功很容易让自己把文学创作的思想技巧简化为一种套路,这个套路一旦被破解,此前笼罩于其上的光环也就迅速褪去。说到这里,我们不难发现,在这个新媒体文学的推送时代,或者不管是任何什么时代,对一个有追求的写作者来说,她/他需要的品质,仍然是跟古老的写作技艺相同——诚恳地写出自己的卓越。

李壮:说到新媒体,我觉得这是切入今年诗歌状况的最好角度。今年的诗歌有一个显著的现象,那就是“接受”的强力介入。2014年诗歌有几次引起公众与媒体的广泛关注。首先是“乌青体”废话诗走红微博,引发公众的吐槽、仿写。另一篇热传网文《如何写一首让人看不懂的诗》则走反方向:把一首儿歌用翻译软件先后译成日、俄、德、法、希伯来等多种语言,最后再译回汉语,“一首具有浓厚后现代主义气息的先锋诗歌就诞生了!”两次热炒都触及到“汉语新诗”的审美和评价标准问题——这个问题似乎长久以来并未得到彻底解决。

更热的是“微信公众账号”。诗歌短小、精练、浓度高,很适合微信移动端,于是2014年诗歌借助各种公众账号小小地火了一把,《人民日报》甚至专门约请专家撰写文章,讨论“诗歌真的开始‘流行’了吗”而诸多诗歌公号自身也呈现出多个层级。如“为你读诗”主打“声优牌”,邀请娱乐界嘉宾读诗。“读首诗再睡觉”恰如其名,有“枕边书”的意味,选的作品以浪漫爱情诗为主。最专业的是“诗歌是一束光”,选诗靠文学标准,品鉴分析也到位,很受专业读者的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