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文化  >  影视  >  电影资讯

揭《哈7(下)》中国票房失利原因:国人不信魔法

原因分析 观众说

系列太长 术语难解容易忘

“这系列太长了,感觉就是魔法学校那点事儿,来来回回没完没了。”30岁的陆丰在接受采访时说,他不喜欢这个系列电影:“故事没创意,基本上看了第一部,往后都不想看了。”

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超过半数持这种说法的观众都在30岁以上。

另一名资深影迷蒋先生则分析说:“哈利波特系列电影改编自同名原著,很多观众没闲工夫去看书。要想彻底看懂《哈7(下)》,需要时不时回顾前集。而且邓布利多、天狼星、伏地魔、麻瓜等人名、术语解释起来挺费劲的。变形金刚就简单多了,分得清博派和狂派就可以了。”

原因分析 院线说

文化差异 中国不信“魔法”

UME华星国际影城副总刘晖认为,《变3》和《哈7(下)》这类影片在中国市场上的不同命运,与中外观众尤其是中美观众的文化差异密切相关。

“西方人比较相信魔法世界,相信现实生活中的人能够拥有神奇力量,所以像《哈利波特》、《暮光之城》这个系列的电影才会票房大卖。中国人更熟悉神话世界,比如孙悟空什么的,但这与魔法有很大区别。”刘晖说。

大片引进 多为科幻动作

而中国电影集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表示,这也与中国的引进制度有关。

“好莱坞每年都有好几百部电影,但我们的引进名额是20部(指分账大片)。所以一般情况下,能够进来的都是那些制作规模超大的片子,而这类片子一般都是科幻片或动作片。”久而久之,中国观众的口味就比较固定了喜欢看科幻片或动作片,魔幻片难入他们法眼。

档期有别 “哈利”生不逢时

上海联合院线副总吴鹤沪认为,《变3》在内地上映时,正处于中国电影市场的饥荒期,此前近一个月没什么吸金大制作。所以,《变3》一上映立即引发观众的观影热情。

而《哈7(下)》上映的档期则不容乐观,前有《变3》,后有《蓝精灵》。

“这种腹背受敌的‘三明治’档期,票房不理想在所难免。”他说。

原因分析 专家说

接轨较晚 欣赏水平落后

北美票房专家、知名影评人毕成功告诉记者,目前《哈7(下)》的主要票房市场是在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而《变3》卖得火爆的地区则集中在中国、韩国、马来西亚等亚洲国家。

他认为,这些亚洲国家的电影文化与世界接轨较晚,观众对电影的欣赏还停留在烧钱的视觉奇观上,对于电影的品质本身还不是特别注重。而美国、英国等欧洲国家都是电影大国,观众对电影的欣赏水平较高,也比较注重电影自身的品质,而不仅仅是视觉效果或投资规模。

毕成功还表示,很早以前,《变形金刚》曾以电视动画片的形式进入中国,观众基础深厚。而“哈利波特”系列电影是这几年才逐渐在国内火起来的。

海外连线

今日凌晨,记者电话采访了《哈7(下)》出品方华纳影业国际新闻发言人兰斯沃兰德。他表示,《哈7(下)》本来讲述的就是“英国人的魔法世界”,能在中国电影市场取得如今的成绩已经远超预想,不会为了迎合中国观众的口味对电影进行修改。

华纳影业发言人:这就足够了

法制晚报(以下简称FW):在全球范围内大获全胜的《哈7(下)》在中国的成绩却不如《变3》好,你是否了解这一情况?

兰斯-沃兰德(以下简称兰):我并不了解你说的这一情况。《哈7(下)》在中国上映不到一周,累计票房超过2600万美元,这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我们原本预计只有1000万美元左右。

中国是全球市场的一部分,这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最终将《哈7(下)》拉上了影史票房排行榜前三名。

FW:《变3》植入了中国观众熟悉的品牌广告,很多人认为此举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假设《哈7(下)》也添加一些中国元素,你认为票房会不会比现在更高?

兰:是的,如果把电影尽可能地本土化,票房极有可能进一步增长。但《哈7(下)》是一部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忠于小说也是影片拍摄的原则之一。因为作者J K 罗琳本身是英国人,所以在影片中,我们要试图还原一位英国人的魔法世界。

FW:可能中国乃至整个亚洲接受魔幻片都不算太容易,好莱坞在以后的电影生产中是否会注意这一点?

兰:文化差异肯定存在,但我们不可能为了迎合亚洲背景的观众的口味,随意添加人物和修改剧本,毕竟每一部电影都是要面向全球发行的。文/记者张婷婷

来源:法制晚报 编辑:袁贺娟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报道

争做好命女 心理学家教你学撒娇 超模性感演绎奢华珠宝大片
哈里与梅根亮相都柏林街头接受民众欢迎 伊斯坦布尔遭炸弹袭击 至少11死36伤(图)
“复兴号”“试跑”杭黄铁路 大雪节气前 新疆库尔勒孔雀河现美丽冰凌
北汽集团徐和谊:以大开放深融合迎接未来 促就业15条惠民生稳预期 前10月新增就业1200万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