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青春期》惨遭阉割 网友力挺热力不亚从前
芭乐品牌出品的微电影《青春期》自上线以来,以其真实、火爆、热辣的场景和充满争议的表现主题牢牢占据话题榜榜首。短短一周的时间,各大搜索引擎搜索“青春期电影”高达千万条。加之《法制晚报》等权威媒体的重磅宣传,造就了将近三千万的播放量佳绩,赶超早年走红的“11度青春”,翻开新媒体点击播放量记录新篇章,堪称微电影之最。而这股热浪尚未完全退去,记者却发现,原本占据播放排行榜首位的《青春期》已经在独家首播网站酷6网悄悄下线。而后经过多日雪藏后,由早先的55分钟版本摇身变作46分钟,再次登场。
经记者比对,删减的9分钟均为之前饱受热议的“敏感”镜头。由此不难猜出,《青春期》的高调热映引起了相关部门的注意和“特殊关照”。观察网友对此删减版本的评论,多数表示此举一定程度了影响了原片的完整性。而网友们多是持力挺和惋惜观点,对《青春期》的遭遇表示了不满和同情。记者联系到芭乐品牌新媒体剧负责人、《青春期》监制谷芳芳,对方称《青春期》删减的受争议的镜头,并非为炒作噱头刻意设置,而是基于剧情需要和叙事的完整存在。删减版在符合相关部门的要求前提下,已经竭尽最大能力保全故事的完整性,希望可以令广大网友满意。 “删减事件”再度把《青春期》再次推上了风口浪尖,《青春期》也成为了微电影中首个因为尺度问题“被删减”的个案。记者发现,“青春期 删减”引发众多并未看到完整版的网友四处寻找完整片源,出现“一片难求”的现象。有关人士称,通过该事件也再次把“电影分级制度”的建立摆上了台面。
尽管千呼万唤,但是中国电影分级始终是件悬而未决的事情。巩俐、冯小刚、吴贻弓等电影人都先后呼吁过建立中国的电影分级制,但是提案仍在搁浅当中。对于一部好的电影,为了所谓的各种敏感问题而进行删减,本身就使电影变的残缺。电影中的每一场戏都有其必要性,都是剧情串联的需要。删减也许剧情本身不会受到影响,但整部电影所要表达的内容会变的不完美。随着观众观影素质的提高,相信更多人关注的是电影本身真正值得探讨和表现的社会现象及话题,而并非“色”字当头的恶俗内容。很多人都期待更加完善的电影制度的建立,不再有如《青春期》这般的好电影“被阉割”遭遇。
来源:中国日报网 编辑:小佳噜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