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文化  >  影视  >  电影资讯

75岁的超级英雄--28年·超人与中国之缘

1985年秋,中影公司引进了华纳于1978年出品的第一部《超人》电影,并于11月初开始在上海电影译制厂配音。对于当年的情形,时任译制导演的曹雷至今还有很深的印象:“《超人》第一次引进的时候,我们看着都觉得很新鲜,这部影片是改编美国的一部热销漫画,这个人物在美国家喻户晓。但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来说,不是很熟悉,蛮新鲜的。所以当时我们配这部电影的时候也讨论过,在处理人物语言时,要稍微趋向于漫画式,让好人和坏人的性格鲜明一些,不要太正。所以当时我们就选择了一个年轻的配音演员施融来配克拉克。施融之前配过《茜茜公主》里的年轻皇帝弗朗茨。我们觉得他的声音比较清新干净。另外,当时施融的声音还不被观众所太熟悉。如果观众太熟悉这个声音的话,我觉得会使观众不自觉的联想到他之前的角色形象。我们希望能给观众接受一个新的形象。”

75岁的超级英雄--28年·超人与中国之缘


1985年,广州儿童电影院悬挂出《超人》的海报

《超人》是我国从好莱坞进口的第一部真正意义的“大片”,它上映之时,内地电影市场仍处于繁荣时期,与新兴的电视业尚能分庭抗礼。但当时优秀国产故事片层出不穷,而进口影片的引进标准更偏重于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平衡,以及后期译制配音的精工细做。因此,中国观众真正能在影院看到的好莱坞八大公司商业巨制屈指可数,《星球大战》、《外星人E.T.》这些科幻大片即便听过,也是无缘得见。也因此,虽然《超人》出品七年之后才第一次访华,且一如其他在中国上映的进口影片一样,事先没有任何宣传(除了在报刊上有几则故事梗概之外),但它上映后便立即引发了观影狂潮。如果说,《少林寺》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国产商业大片的一个标竿,那么毫无疑问,同一时期的《超人》便是登陆中国银幕最具震撼的好莱坞特效大片。

从此,人们津津乐道于那个能令地球倒转、时光倒流、让女友起死回生的超级猛男。尽管那个时候,克里斯托弗·里夫在中国的名气还远不能与阿兰·德龙相提并论,但这个身披红色大斗蓬、胸前印着大S的空中飞人,已成为中国无人不知的电影明星。直到九十年代初,一些濒临歇业的省市电影放映公司和影院,还时不时地利用《超人》作为寒暑期的“学生假期优惠观影”活动的招牌和噱头,这也是许多80后乃至85后对在影院观看本片仍有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争做好命女 心理学家教你学撒娇 超模性感演绎奢华珠宝大片
哈里与梅根亮相都柏林街头接受民众欢迎 伊斯坦布尔遭炸弹袭击 至少11死36伤(图)
“复兴号”“试跑”杭黄铁路 大雪节气前 新疆库尔勒孔雀河现美丽冰凌
北汽集团徐和谊:以大开放深融合迎接未来 促就业15条惠民生稳预期 前10月新增就业1200万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