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岁的超级英雄--28年·超人与中国之缘
《超人1》在1986整整一年里都是一个热门话题,也让中国大陆观众领略了好莱坞特效电影的魅力。在这一情形之下,《超人2》的引进提上议事日程,也就不足为奇了。1987年7月,《超人2》在上译厂开始了紧张的配音,译制导演仍为曹雷女士,但此次“超人”的中文代言人则换成了上译厂的著名配音演员童自荣。事实上,第一集《超人》配音时,童自荣就在入选之列,但曹导考虑到观众对童自荣塑造的“佐罗”的声音太过熟悉了,不希望让观众一听到这个声音就想起“佐罗”。但此时施融已赴美国读书,不可能再来为超人配音,经过反复斟酌,最终还是由童自荣接过了声演超人的重任。
结束《超人2》配音工作之后,曹雷导演去到美国探亲,在美期间,她还与《超人1》的配音者施融见了面。有意思的是,两人会面的地点正是纽约布鲁克林街区那座有名的布鲁克林大桥,也就是《超人1》中超人曾从桥底飞过之处。当时曹雷和施融还聊起这个情节,两人都觉得十分有趣,提及这段回忆,曹雷颇有感触:“那之后我就有了一个想法,有生之年多到世界各地去走走,并且有机会多到那些我配音过的电影中出现的外景走一走,90年代后期我便时常出国去这些地方转转,的确是有一种走进电影中的感觉。”
1987年录制完《超人2》后,译制导演曹雷曾和《超人1》的配音演员施融在纽约会面,
虽然当时没有拍照留念,但见面的地方正是超人曾飞过的布鲁克林大桥
(图为《超人1》剧照)
对于《超人2》,配音者童自荣印象相当淡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甚至都记不起曾经配过这部影片了。他坦言,因为那时候一年配十几二十部电影,实在记不清了。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超人2》与两年前《超人1》的热映情景相比,人气已大不如前。《超人2》上映的11月正值深秋,与袭人的寒意相比,让人更感萧瑟的是进口片在内地市场的落寞。此时,不仅电视已成为中国人最主要的娱乐方式,而且录像机也开始进入普通家庭,以警匪、武侠、喜剧为主的港产片开始取代欧美电影。此外,包括录像厅、厂矿闭路电视播放的节目中,港产片也成了绝对的主力军。在此情况下,国产故事片尚有政府的补贴与政策支持得以勉强维系,而每年多为充数之用的二三流进口片则两头不落,沦为炮灰也就在所难免了。
1987年《电影画刊》以大篇幅介绍了《超人2》
从1978年引进放映《尼罗河上的惨案》、《追捕》等优秀海外影片起,通过复映、解禁、在中国举办外国电影周等渠道,进口片与国产片一道曾迎来繁荣的“黄金十年”。然而因为机制与体制的问题,加上国际大气候的影响,1987年上映的《超人2》便成了引进片的中期谢幕之作。谁也未曾料到,从此引进片乃至内地电影市场每况愈下(注:从88年到93年,引进片仅有《过关斩将》《威龙争雄》《魔鬼终结者》等寥寥可数的几部大片),直到1994年以《亡命天涯》为代表的“十部大片”重装上阵,才又迎来进口片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