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 我们是如何纪念过往的?
一个国家对过往的纪念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历史,也折射了其文化和社会状况;同时,我们如何对待过去其实也昭显了我们将以怎样的姿态面对未来。
从“独立自由勋章”雕塑到抗日战争纪念馆、从国家公祭鼎到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再到国家公祭日,即将过去的2014年开启了各种形式的纪念。2014年见证了首个国家公祭日、首次有国家最高领导人在“七七”这一天参与官方纪念……从纪念雕塑、博物馆到纪念日,我们以各种形式固化历史,而在仪式的背后是流淌世代的记忆。放眼国际,2014年是一战爆发一百周年、柏林墙倒塌25周年,各国以各种形式纪念,所谓继往开来的前提是不忘历史。
如果一个文化重视纪念的因子,就可能蕴藏着沉思的特质,而铭记与反思指向未来。
中国:首个国家公祭日
2014年12月13日,首个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正式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了公祭仪式。上午7:00,举行降半旗仪式,这是第一次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降半旗。
“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侵华倭寇,掳掠烧杀……”敬献花圈后,由77名南京市青少年代表宣读和平宣言,《和平宣言》初稿作者是南京市文联顾问冯亦同。
随后,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老人和南京少先队员代表为国家公祭鼎揭幕。
二战后,主要参战国纷纷设立国家级哀悼日,以国家公祭的形式祭奠死难者已成国际上的惯常做法。
2005年11月1日,第60届联大通过决议草案,将1月27日设立为“国际大屠杀纪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