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文化  >  归档1  >  独家策划  >  21世纪演讲比赛  >  20周年策划

冠军是怎样炼成的?

难忘的“21世纪杯”

接到我代表学校参加第四届“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的通知,是在1998年的12月底。那时,我已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商务英语学院四年级的学生了。这个消息令我兴奋了一阵,一来对大四的学生来说这是最后的机会,二来比赛第一次不在北京,而移师上海举行,那时我还从没去过上海。

然而对于四年级的学生,参加这样的比赛也有一些困难。我们一方面要为择业而奔忙,另一方面又要应付期末考试和即将到来的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因此,比赛的准备没有马上开始。

大学的最后一个寒假我过得非常开心。工作终于定了下来——在面试了几家外资公司后,我发现自己其实一点也不喜欢公司白领的生活方式,于是我选择了留校任教,并且很快落实了。不过,轻松之余,想到全国比赛的迫近,不免又让我感到一些负担。比赛的主题是“People and Nature – in search of harmony in a new age”。这种谈人与环境的话题其实一点也不算新颖,但是越不新颖的主题,就越难推陈出新。我陷入了比较茫然的境地,觉得很难找到突破点。整个寒假我勉强写了一篇很长的演讲稿,大部分的时间都是用来读China Daily和21st Century,专门找环保方面的素材,做了一堆剪报。

下学期开学后两周就要考英语专八了。忙完了备考,屈指一算,离动身去上海只有两个星期时间了!而这时候我还没有定下讲稿。指导老师蔡型乞教授是一位非常和蔼而渊博的长者,有他的指导我感到踏实许多。那篇后来登载在21st Century和一些英语学习网站及书刊上的演讲稿“The Truth Means to Follow the Order of Nature”,就是出发前最后一星期中在蔡老师家的电脑上一字一句敲出来的。许多素材和语句都是来自我们彻夜讨论中的灵光闪现。

在盼望与不安相交织的情绪中,大赛终于如期而至。我和蔡老师一起到了上海这个大都市,在静安希尔顿酒店加入了来自全国各地23所大学的参赛选手。每天晚上,我们在房间里练习,我一遍遍对着蔡老师背着五分半钟的演讲词。

比赛在3月26日举行。24个选手被分成上下午两个半场参赛,由于我在前一天抽到了第21号,所以一吃完早饭就和其他11名选手集中到一个房间里,被看管起来,不能和外界接触。紧张的气氛让我们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大家一心想快快结束比赛,早点得到解脱。

下午的比赛一点也不轻松,甚至近乎残酷。我们又被隔离起来,每15分钟就有工作人员来带走一个选手。渐渐地人越来越少,我们互相解嘲说“真像是被拉出去枪决”。我等到五点多钟,人都开始犯困了,才终于被叫出去。为了那一刻,我已经付出了两个月的努力!

在赛场上我发挥出了自己的水平。主题演讲很流畅,即兴演讲语言组织也不错,而且还和主持人临场调侃了两句,回答问题也挺稳定。比赛结束到宣布结果的间隙,我被许多热情的观众团团围住,看得出我的表现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不过,因为没有看到前面20位选手的表现,我心里还是七上八下的。在台上,听完了优秀奖名单后,我知道自己有戏了。果然,接下来的第三名,主持人刘欣就念出了我的名字。我终于如愿以偿地给自己、老师和学校一个满意的结果,而且获得赴新加坡修学访问的奖励。

上海之行让我经历了人生中的一个重要时刻,也使我作为英语专业学生的大学生涯达到了一个完满的顶峰。直到今天,这份曾经的荣誉还在不断被母校提起,我演讲比赛的录音也在我的课堂上成为听力材料。这次“21世纪杯”赛赋予了我人生的一份精彩,对此我记忆犹新,永远难以忘怀。

第一次英语演讲比赛

其实,获得全国第三名也并非情理之外的事情,为了这一个高度我已经作了三年的积累。或者说,从一开始学英语,我就在为这一天的到来而努力。

我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父亲是中学英语教师,母亲是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说,童年的我就在语言表达方面接受了得天独厚的启蒙,对于语言有较强的领悟和运用能力。不过,真正学习英语却是在中学进入武汉外国语学校后才开始的。最初学英语并不顺利,我们使用的是英国原版教材,一开始就没有文字,直接从课文和句型学起。虽然我的模仿能力很强,但对课文却怎么也记不住,听到的对话转瞬就忘了,不得不用中文标注的笨办法来记忆。而且,单词的拼写对我也是个大问题,26个字母组合出那么多生单词,实在很难记得住。因此,在最初学英语的一个月里,我感到非常紧张和焦虑。

不过情况突然有了转机。在学了一段时间后,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一下子觉得英语不难了。无论是句型还是拼写,对话还是背诵,我都感到很自如。大概是举一反三的作用吧,许多先前难以解决的问题也都迎刃而解了。就这样,一旦上了正轨,整个中学阶段,我在英语方面没有花费太大的气力,一直在年级里保持很高的水平。看来学习外语一定不能够过于紧张,只要心态松弛,敢于练习使用,就会有明显的进步。而且不要过于拘泥在一些语法规则上,如果这样,反而制约了自己的表达能力。

结束了中学时代,我被保送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原广州外国语学院)国际商务英语系学习。大学的生活向我洞开了一道通往英语学习殿堂更高层次的大门,也使我作为一名英语专业学生更加勤奋地学习。机遇总是属于有准备的人。很快,一个改变我英语学习道路的机会来到了。

12月份,系里要举行英语口语大赛,分成低年级组和高年级组,我们一年级的学生和二年级学生同组竞赛。比赛的十几个选手几乎全部毕业于国内最好的三所外语学校,我也将作为一年级的8个选手之一参加比赛。赛前我就听说二年级有位女选手非常厉害,在前一年的全校英语口语大赛中,她就以新生的身份打败了所有选手,获得低年级组冠军,而现在她二年级了,更是当然的冠军人物。和二年级的师兄师姐同台竞技我没有任何信心,我的目标就是在一年级的选手中取得好的成绩,毕竟是重在参与嘛。

比赛的形式是即兴演讲,提前15分钟抽题,然后作4分钟演讲,并回答评委的提问。这对于刚进校3个月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是相当具有挑战性的。比赛中我抽到了“What ar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today?”。演讲时我因为没有过高的目标,所以表现得很放松。观众都对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小个子男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评委们更是破天荒地每人向我提了一个问题。宣布比赛结果时,出乎意料地我竟然得到第一名,我也立即成了系里的一个小名人。

这次经历给我很大的启发——英语学习是没有止境的。不分年龄、资历、等级,每个人的机会都是均等的。对于英语的学习者来说,敢于尝试的精神和不惧接受挑战的决心尤为重要。

由于获得全系低年级组一等奖,我代表商务英语系参加了第二年4月份举行的全校首届英语口语大赛。经过第一次演讲比赛的经历,特别是接受了系里给我们安排的培训,我感到信心增强了许多,一切都不太困难,唯独希望在出场顺序方面抽到一个好签。然而事与愿违,轮到我抽签时,一把就抓到了1号签。当时我的心霎时间凉了下来,因为在我看过的所有各种比赛中,抽到1号出场的选手从来没有得到过理想的名次。不过,短暂的失望,反而激起我的无穷斗志,15分钟后我第一个走上了舞台。我临场发挥得很风趣,演讲非常成功,不断被笑声和掌声打断。我的1号出场顺序似乎反倒变成我充分彰显风格的优势了。最后,我如愿获得了全校第一名,再一次让自己感到了极大的振奋。

从那以后,我不断地参加各种英语演讲比赛,包括两届全校英语演讲大赛,首届穗港澳大学生英语、普通话双语演讲比赛等,并在所有的比赛中都获得了一等奖,直到大学毕业前终于走上了全国竞赛的赛场,给自己的英语演讲比赛生涯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求学英伦

1999年夏天毕业后,我留校任教,成为一名传授英语的大学教师。最初工作的两年里,我教授综合英语、英语口译、听说等英语专业课程,还兼任一个年级约200名学生的思想政治辅导员。工作带给我无穷的乐趣,又因为我刚刚结束学生生活,和自己的学生差别非常小,大家相处得十分融洽,简直可以说是像朋友一样地玩在一起了。

不过,在工作的快乐中我也感到一丝隐忧,那就是我的学历问题。以本科生身份留校,在当时的广外已是大开绿灯了。虽然我的英语功底,特别是口头表达能力和丰富的演讲比赛经验使我在教学中还能得心应手,但考虑到作为一名大学教师的长远发展,早日深造已成为我当时迫切的愿望。

能到英语的故乡、悠久而典雅的绅士国度留学,渐渐成为我切实的计划。两年的工作中我付出新人的热情,投入了全部的时间和精力,生活急需一个大的改变。于是,经过精心的计划,我在2001年春季拿到了英国名校华威大学(The University of Warwick)翻译与比较文化研究中心的录取通知,准备赴英国攻读比较文化研究专业人文硕士。学校对我的选择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同意保留我的公职一年。就这样,我如愿以偿地成为千千万万在英国的中国留学生的一员。

在英国的一年学生生活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白天课堂上我们在教授的引导下毫无保留地讨论,晚上则迷失在图书馆丰富浩瀚的学术资源中。一到周末,我多半会打好背包,带上干粮,按照事先设计好的路线出外游览。在英国的每一天都充实而快乐,自己的衣食住行等全靠自己来料理,而在国内是少有这样成长的机会的。

我攻读的比较文化研究课程是一个跨学科专业,涉及到比较文学、翻译理论和社会学等几个领域。正如英国著名的文化学者Raymond Williams所指出的,文化不是精英阶层的,文化就是大众生活,文化无所不在。这个跨学科专业极大地开阔了我的视野,我们的研究从儿童文学到民族身份,从全球化到女性主义,从经典文艺到大众传媒……我完全热爱上这个在当初申请时还并不很了解的专业。

更重要的是,英国高校注重个人研究和思辨的教学方法也使经历了长期知识灌输的我耳目一新。英国的硕士课程和国内差异非常大,特别是文科专业。从表面上看,我们专业每周的授课只有区区几个小时,但是学习一点也不轻松。英国的高等教育注重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研究能力,因此为了准备一个小时的课,学生至少需要作五、六个小时的阅读。课堂上经常是论坛式的,老师引入一个主题,然后会天马行空般谈到不同理论或流派的观点,学生分组讨论,畅所欲言。而老师从不会给出“是”或“不是”的回答,他们会在表达个人观点之后,微笑着请学生们自己去甄别判断。这种教学方式对中国学生是有相当大挑战的,不论是对我们的英语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还是对我们的独立思考能力都形成一种强烈的冲击。作为英语学习者和传授者,我无比热诚地投入到充实的学习生活中。正如英国哲学家怀特海(Whitehead)所说的那样,“The University imparts information, but it imparts it imaginatively”。在导师们的办公室里和他们探讨,在图书馆里整晚苦读,在上课时热烈地进行辩论,在课余时间和同学们组织读书小组交流思想……这一切都让我乐此不疲,从留学生活中吸取了无穷的学术养分。

学习不只停留在课堂,更来自于生活本身。在英国留学不仅仅是学术上的深造,同时也是人生阅历的丰富。我没有像许多中国留学生那样组成自己的小团体,而是独立地融入全新的生活中。英国人给外界的形象是冷漠高傲的,我觉得其实情况远非如此。英国人对中国人也有误解,认为我们东方人非常神秘,因此不太敢主动和我们接近。而一旦我们主动和他们交流,打破彼此间无形的文化隔膜,就完全可以愉快地交朋友。

我的信心也因为交游圈子的扩大而更加强了。第二个学期,我报名学校的勤工助学,争取到了一个教学楼清洁员的工作。在英国大学里读书,找到一份固定的兼职工作太难了。因为课业负担不重,我每天清晨七点钟开始工作三个小时,负责社会科学部一楼所有讲座厅和课室的清洁,连卫生间都要打扫。二月份的英国阴霾而多风,天九点钟才亮。每天清晨出门工作时,漆黑的校园里一个人影也没有,时常让我感到有些落寞。刚开始打扫洗手间时我觉得非常委屈,自己在国内好歹也算是收入不错的大学讲师,在这里却要干一份“低下”的活。不过,我很快就想通了,毕竟为了生活付出的努力是没有高下之分的,况且每个小时我差不多能赚5镑,一天下来就是15镑,食宿的费用基本上可以解决了。

英国的回忆深深根植在我的心中。无论是和外国朋友们在party上狂欢还是勤工俭学后在休息室和几个全职清洁工聊天,无论是在苏格兰尼斯湖(Loch Ness)畔因弗内斯(Inverness)城主人家度过的白色圣诞节还是一个人深入威尔士斯诺登山(Mount Snowdon)中和一群爱尔兰童子军远足,都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人与人跨越文化界限交流的快乐。我吸取着异域的文化精髓,也以自己多年的英语积淀和积极开放的态度改变或充实着他们对中国人的认识。

2002年8月底回国的时候,我已经一个人走过了不列颠岛各个方位的62个城市乡村,游历过欧洲大陆的九个国家。我的硕士论文也获得了系里当年的最高分,学校颁发给我仅有3%-5%研究生能够获得的优等荣誉硕士学位。

分享到6.79K
编辑: 田晓璇标签: 冠军是怎样炼成的?
争做好命女 心理学家教你学撒娇 超模性感演绎奢华珠宝大片
哈里与梅根亮相都柏林街头接受民众欢迎 伊斯坦布尔遭炸弹袭击 至少11死36伤(图)
“复兴号”“试跑”杭黄铁路 大雪节气前 新疆库尔勒孔雀河现美丽冰凌
北汽集团徐和谊:以大开放深融合迎接未来 促就业15条惠民生稳预期 前10月新增就业1200万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