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最佳影片热门之《林肯》全面解析
斯皮尔伯格再说历史,诠释内心林肯情结
斯皮尔伯格的名作《辛德勒的名单》获得了1994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奖
说斯皮尔伯格是好莱坞最受推崇的“主旋律君”,可能没有人会不同意——暂且忘记外星人、恐龙之类的家伙,他对带有历史深度的题材,几乎没有失手过:从将太平洋战争侧面剖开的《太阳帝国》到二战经典《辛德勒的名单》,从诠释心伤重于肉体创伤的《拯救大兵瑞恩》到借动物喻战争与人性的《战马》,这些聚焦于半个世纪以前的影像,堪称斯皮尔伯格作品的另一个重要标签,而《林肯》似乎是他所要展示的离我们最久远的一段历史了。斯皮尔伯格每推出一部新片,都会习惯性地向外界陈述一个“情结”,他的青葱屌丝时代在多数影迷看来就是一部电影,而在《林肯》横空出世前,几乎没人知道,他从幼时起就对林肯着迷了。
那是一个热天午后,五岁的斯皮尔伯格第一次来到林肯纪念堂,在那个著名的座像前久久不愿离去。多数同龄孩子可能会问“这男人是谁?”但斯皮尔伯格却问父亲:“他究竟做了什么,有资格坐在这把椅子上?”出于对伟人的好奇,斯皮尔伯格翻阅了大量关于林肯的论著,在他看来,亚伯拉罕-林肯之所以伟大,除了废除奴隶制之外,将民主主义思想留给了美国也是旷世之举。不过,尽管日后成了好莱坞大导演,斯皮尔伯格始终未能找到将林肯搬上大银幕的突破口。于是,他只能在自己的作品中隐隐表达一下对林肯的滔天崇拜——如《拯救大兵瑞恩》中的“致比克斯比夫人的信”,还有《少数派报告》开篇小男孩朗诵的“葛底斯堡演说”。
斯皮尔伯格、刘易斯与原著作者桃莉丝-基恩斯-古德温合影
从终于下定决心拍摄《林肯》到影片最终完成,斯皮尔伯格用了十二年的时间。1999年,在与作家桃莉丝-基恩斯-古德温的一次会面中,他得知对方正在写一本林肯传记,这本名为《对手团队:政治天才林肯》的著作最终成为了影片《林肯》的蓝本。面对这部长达一千多页的巨著,斯皮尔伯格意识到,在铺天盖地的素材中选取一个以小点大的核心,来凸现林肯作为一个领袖的灵魂,或许才是他应该做的。经过反复的讨论和修改,编剧托尼-库什纳原本洋洋洒洒五百多页的剧本,最终被浓缩为了林肯生命的最后四个月。有人戏称,影片的片名可以改成《如何在四个月之内通过宪法第13号修正案》,而北美评论界最为欣赏的,也恰恰是这个独一无二的着眼点。
《林肯》围绕着解说辩论、家庭关系、内心纠结等各层面展开,对话篇幅密度极高,而斯皮尔伯格此前擅长的战争场景只是辅料。逻辑缜密且振聋发聩的台词、丝丝入扣而富有层次的群戏、精准的配乐、与时代风貌熨贴的画面质感,都显现着斯皮尔伯格的大导气象。
抛却一切精良的外在形式,斯皮尔伯格对角色灵魂的解读也意味深长。他说“林肯是一位政治家,但更是一个父亲、丈夫以及真正的男人,他不断地检验那个被隐藏的自我,然后激发出最炽烈的渴望。”年少时的斯皮尔伯格曾因父母离异而责怪父亲多年,直到中年才与其和解。从《人工智能》、《夺宝奇兵4》、《世界之战》等斯氏作品中,我们能感受到与《林肯》一脉相承的情感脉络:“林肯在矛盾重重的时代是美国国父,他拯救了国家的危难,你可以看出,我近年的电影总少不了父亲的影子,它们见证了我与父亲的和解。”
相关报道
- 芭芭拉史翠珊将献唱奥斯卡 36年后再亮金嗓
- 金球奖不当风向标 奥斯卡或成公关战
- 第85届奥斯卡海报曝光 主持人微笑出镜
- 奥斯卡曝最佳外语片提名 华语片10年无缘
- 奥斯卡提前公布提名 "风向标"金球奖显尴尬
- 周迅参演《云图》首映 被纳入准奥斯卡行列
- 杨紫琼王家卫入会奥斯卡 获金像奖投票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