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最佳影片热门之《林肯》全面解析
丹尼尔-戴-刘易斯成为林肯,三摘影帝指日可待
无论是从演技还是个人魅力而言,都很少有人能够匹敌丹尼尔-戴-刘易斯
现在,恐怕没有人会怀疑,丹尼尔-戴-刘易斯即将开天辟地地成为历史上首位奥斯卡影帝三冠王。斯皮尔伯格这样说:“在这个世界上,谁能真正扮演林肯?表现他的伟大、勇气和尊严,甚至是幽默感?我从一开始就想让丹尼尔-戴-刘易斯来扮演。”
其实,曾与斯皮尔伯格成功合作《辛德勒的名单》的连姆-尼森,才是扮演林肯的第一人选,但是由于影片筹备拖沓,到了花甲之年的尼森认为自己不再适合扮演56岁的林肯,最终忍痛放弃了这个角色。而刘易斯则是一个在接片问题上高度拧巴的人,早在《血色将至》选角时,他就放言:“我花了很长时间考虑是不是要接这部戏,就像当年我和马丁-西科塞斯为了《纽约黑帮》软磨硬泡一样,因为我根本不懂那时的美国人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要知道,我在肯特的寄宿学校念书时,历史老师根本没教过。”在《林肯》的剧本摆到他面前时,他几乎说出了同样的话,并声称自己若去演一个真实的政治人物是荒谬可笑的。最终,与之合作过《纽约黑帮》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为斯皮尔伯格当了回成功的说客——没人知道亲爱的莱昂纳多是如何办到的,但刘易斯现在最想谢的人,肯定不止斯皮尔伯格。
继五年前的《血色将至》之后,刘易斯第二度封帝金球
丹尼尔-戴-刘易斯虽个性卓绝,可一旦接下《林肯》,其疯魔入骨的工作态度再度传为佳话。现在,没有活着的人能描述清楚林肯的嗓音特点,刘易斯在克服英式发音的前提下,试图让自己说话的嗓音尖细高亢一点,他认为,没有哪个连续做三小时辩论的人会是个小嗓门。而影片中林肯的一句咆哮——“如果我们的奴隶病治不好,我就无法阻止这场战争,而这条修正案就是唯一的药方!”,又并非过火的声嘶力竭,而是焦虑中带有一丝难以抑制的痛心和失望。更重要的是,其凌厉中又不失温情的眼神,和外圆内方的性格魅力,亦在很大程度上大大增加了角色的可信度,在气场上彻底中和了戏骨汤米-李-琼斯,以及大卫-斯特雷泽恩、哈尔-霍尔布鲁克、约翰-霍克斯等几位演技派男星的累积能量。
1941年,雷蒙德-马西以《林肯在伊利诺斯》获得奥斯卡影帝提名,为了林肯这个角色他准备了四个月。而刘易斯为了演好这位伟大领袖,硬是撂下“不答应就罢演”的狠话,让斯皮尔伯格乖乖为自己让出一年“入戏时间”。为角色读遍林肯传记的刘易斯说:“我从未感到过像对林肯那样的对另一个素未谋面的人的深爱,我希望林肯永远留在我心中。”所以,我们坚信斯皮尔伯格手里的那本演员联系薄中,一定没有丹尼尔-戴-刘易斯的名字,只有“亚伯拉罕-林肯”。
相关报道
- 芭芭拉史翠珊将献唱奥斯卡 36年后再亮金嗓
- 金球奖不当风向标 奥斯卡或成公关战
- 第85届奥斯卡海报曝光 主持人微笑出镜
- 奥斯卡曝最佳外语片提名 华语片10年无缘
- 奥斯卡提前公布提名 "风向标"金球奖显尴尬
- 周迅参演《云图》首映 被纳入准奥斯卡行列
- 杨紫琼王家卫入会奥斯卡 获金像奖投票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