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   文谈

Netflix频推新作 主打青少年牌

近来,Netflix开始试水棘手的青少年市场,旗下剧集又增新成员。

洛夫克拉夫特不可能再次风靡?

出生125年后,这个作者因笔下的灵异故事以及他的种族观念为人所知,他已强势回归了西方文学。

感到渺小也是好事?

大千世界中,你不过是地球表面的一颗沙砾。认识到这一点,或许能让你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女巫蜕变史:从邪恶放逐者到女权英雄

如今,距离电影《女巫》(The Witches)上映已过去25年。时过境迁,当初这部电影对于女巫和巫术文化的触及现在来看来都已成明日黄花。

大码男模都在哪儿?

英国有六个大码女模经纪公司,但要找大码男模,你得指望德国。更贴近现实的男性形象是否也是时候登场了?

评《卫报》百佳小说榜:芳踪难寻

作家罗伯特·麦克拉姆近来为《卫报》整理出了一份百佳英文小说榜,但上榜女作家寥若晨星。对此,专栏作家蕾切尔·库克撰文回应,为诸位女性作者鸣不平。

猫咪视频何以主宰互联网?

猫咪是互联网上搜索量最高的关键词之一,在YouTube上就有超过两百万个相关视频。

波普艺术之父:理查德·汉密尔顿

阿尔斯泰·苏克(Alastair Sooke)写道,波普艺术通常被认为是典型的美国艺术形式,但它却萌发于英国。

母爱原乡:《惠斯勒的母亲》之谜

几周前,我去马萨诸塞州(Massachusetts)拜访了两位母亲。

《与外婆同行》影评:这个外婆不一般

保罗·韦兹(Paul  Weitz)的新片实现了少有电影能做到的一点:镜头之下,女人上了年纪仍可以很有趣。

韩亚·柳原《小生活》:无情的折磨

这本小说渗透着90年代特有的焦虑,是一部残酷无情、令人痛心的人类史诗。也是本次布克奖(Man Booker prize)的大热门。

书评:任璧莲《谁是爱尔兰人?》

在其首部短篇集中,华裔美国小说家任璧莲重新检视了种族成见。

书评:乔纳森·弗伦新作《普丽蒂》

到了现在这个年纪,乔纳森他已经放弃了在小说中最明显的炫耀智力的方式。在1966年发表于《哈珀斯》(Harper’s)杂志上的一篇名为《偶尔做做梦》(Perchance to Dream)的文章中,他写了关于放弃他所谓的“制造新闻的负担”——一种他以前认为应该指导读者思考充斥在他们的世界中的错误的东西的责任。

性别与语言:直男兄弟情

近日,《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的约翰逊(Johnson)发表了一篇文章,审视了“性别歧视”与“厌女症”问题。文中重点列举了一些令人沮丧的论据,证明我们仍没有完全摒弃陈旧的性别观念。但也有好消息。

印度国道旁的寡妇村

有人称印度的公路为“夺命公路”,平均每四分钟就有一人魂断公路,每年有十多万人死于车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