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   图书

书评:《约会:爱的苦役》

直到20世纪初,求婚一直都是以一种相当直白的方式进行。

从《飘》中寻找人性

经典著作告诉我们,每个独立的个体反抗政治信念的权利,不可被泯灭。

从《德古拉》到《血族》:吸血鬼出自何处?

美剧《血族》(The Strain)第一季最终集的主题是“第七始祖Master”。他是纽约吸血鬼的传染源头,也是现存最古老的吸血鬼之一,这一次,他再次从人类英雄手中逃脱。

《两小时:跑一场不可能的马拉松》:那些你所不知的冷知识

穿好色彩鲜艳的跑鞋,带好跑步追踪手表,一切准备就绪——跑步是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玛丽莲·梦露的秘密日记

从玛丽莲·梦露(Marilyn Monroe)的随笔中,我们可以看到她敏感、理智的一面,感受到一个充满诗意的灵魂。

“身陷麻烦,乃我所长”:海伊文化节上大作家们的妙语连珠

今年的海伊文化节(Hay Festival)上,来自小说写作、科学写作以及历史写作等各个领域的作家们,发表了一系列引人入胜的演说。

书评:西蒙·范·布依《分离的幻象》

在《分离的幻象》中,各人物命运交错,却无法看到彼此的联系。

让每一个孩子多读书、读好书

很多孩子都不能享受国家的丰富文学遗产。我们要改变这一现状。

书评:乔纳森·弗伦《普丽蒂》

到了现在这个年纪,乔纳森他已经放弃了在小说中最明显的炫耀智力的方式。

书评:任璧莲《谁是爱尔兰人?》

在其首部短篇集中,华裔美国小说家任璧莲重新检视了种族成见。

青蛙、蟾蜍和自我:艾诺·洛贝尔教导千禧一代珍视自我个性

艾诺·洛贝尔(Arnold Lobel)的作品教育孩子理解并欣赏自己的个性。

韩亚·柳原《小生活》:无情的折磨

这本小说渗透着90年代特有的焦虑,是一部残酷无情、令人痛心的人类史诗。

简·奥斯汀的《爱玛》:最伟大的实验小说?

简·奥斯汀(Jane Austen)的《爱玛》(Emma)讲述的是一个住在小乡村里,备受家人宠爱并且自命不凡的女主人公的故事。

评《卫报》百佳小说榜:芳踪难寻

作家罗伯特·麦克拉姆近来为《卫报》整理出了一份百佳英文小说榜,但上榜女作家寥若晨星。对此,专栏作家蕾切尔·库克撰文回应,为诸位女性作者鸣不平。

洛夫克拉夫特不可能再次风靡?

出生125年后,这个作者因笔下的灵异故事以及他的种族观念为人所知,他已强势回归了西方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