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文化  >  归档  >  欧美电影

69届威尼斯:后马可·穆勒时代的变革

东方网 2012-08-27 14:04:02

亲华主席马可-穆勒下台

再过几天,威尼斯电影节将迎来它的第69届盛会,但不同的是,本届最大的变化是,这是执掌了威尼斯八年的老艺术总监马可-穆勒卸任后的第一届威尼斯电影节。新的电影节主艺术总监阿贝托- 巴贝拉上任,带来了许多新的变化,选片标准的转变,地平线单元的调整。不过对于华语观众来说,最明显的变化莫过于华语电影的缺失,而在马可-穆勒时代,这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马可-穆勒曾经爱上中国电影

1974年,出于对中国这个神秘东方古国的向往,马可·穆勒来到中国打算研究人类学,但由于联系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已终止了这一学科,他最终辗转来到辽宁大学研究群众文艺。由于学校在文革期间处于半停滞状态,使他有时间看了中国的样板戏电影和当时属于社会主义国家拍摄的电影。他也因此学会了样板戏的一些唱段。

马可研究生毕业后在北京遇到了杜阿梅并与她结婚。这段时间里,他还结识了在北京电影学院学习的中国第五代电影人。之后到南京大学做访问学者,1977年6月,马可·穆勒在学校的露天电影场看到了谢晋导演的《红色娘子军》,从此便真正爱上了谢晋导演和中国电影。那一时期,他还看了很多民国时期的老电影如《神女》、《十字街头》、《天涯歌女》等。同时在现实中对中国社会的了解也让他在日后对中国第五代电影人最初拿给世人的作品充满了认同感。对于在中国的这段经历,马可曾说:“正是因为中国电影才让我觉得我应该继续把时间奉献给电影,甚至去主办大型的国际电影节。”

马可-穆勒大力推广中国电影

回国后,马可放弃了原先的音乐教育工作,开始专心研究电影。并为欧洲的一些报纸和期刊写文章,策划电影丛书。1979年,他在都灵独立创办了“电的影子”(Electric shadows)电影节,第一次把中国电影大规模地呈现在国际领域,由于反响良好而成为当时都灵的传统项目。之后他又担任了柏沙卢电影节、鹿特丹电影节主席。1983年,他在柏沙卢电影节安排了“亚洲电影面面观”单元,组织专题放映香港电影。1986年,马可在电影研究和组织方面的突出才华引起了威尼斯电影节的注意,他们请马可专门负责亚洲的选片工作。从此,他担任该电影节选片委员会的亚洲区选片工作长达18年之久。上任第一年,他就将凌子风导演的《原野》(姜文、刘晓庆主演)送到了威尼斯电影节,这也是中国大陆第一部参加国外大型影展的影片。他还将陈凯歌导演的《黄土地》介绍到洛迦诺电影节,甚至最后电影获得银豹奖,也是由他代为上台领奖。第一部在威尼斯电影节获奖的中国大陆电影、张艺谋导演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同样也是由他推荐的。不过在第五代导演中,马可最欣赏的却是田壮壮。1991年起,他担任了10年的洛迦诺电影节主席,那期间的金豹奖给了一些在中国未能公映的电影,如王朔导演的《我是你爸爸》和吕乐导演的《赵先生》。

分享到6.79K

相关报道

编辑: 秦元元标签: 威尼斯电影节 马可 穆勒 变革中国电影
争做好命女 心理学家教你学撒娇 超模性感演绎奢华珠宝大片
众怒 入侵
西藏:展佛仪式拉开拉萨雪顿节帷幕 天津滨海新区危险品仓库爆炸 现场附近一片狼藉
央行将对境外金融机构境内存放征存款准备金 回顾:财经史记·2015

24小时新闻排行